第686章 让他去浪

“罪人呼厨泉拜见齐公。”呼厨泉眼见一队骑士冲自己而来,为首的身着红甲,便远远拜下。

“免礼。”

李云义看着呼厨泉谄媚,辛评不安,忍不住道:“呼厨泉你愿意归顺大汉,倒也不是不行。只要你答应去处南匈奴王号,孤便许你一世荣华富贵。”

“嘶。”

呼厨泉脸色巨变,一旁的辛评更是眼皮直跳,害怕呼厨泉暴起发难。这王号便是南匈奴单于的称号,在大汉的附属国体系当中,最高的就是王,南匈奴单于。其次是乌桓的大人,高句丽的侯,都是类比侯爵,而非王。

“俺愿意。”

呼厨泉一息的迟疑之后,立马作出决定,什么王位不王位的,都跟自己没有丝毫关系。于夫罗才是真真儿能够继承南匈奴单于的人,自己顶多当上左右贤王。

“好,等孤上书朝廷,许你一个安乐侯爵,之前你在汉地做的诸多事情,眼下的一切,都将烟消云散。记住,封侯之后一定要约束族人,若是作奸犯科,依法处置。你的侯爵,若是三代内,对大汉无大功,会不断降级。”

“啊?不是,齐公在上,俺是说您说得对,俺绝对不会让您蒙羞。”呼厨泉脑袋以这辈子最快的速度转动,脸上的笑容比哭还要难看几分。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看到李云义深邃目光当中对南匈奴的警惕。

他娘的,明明是大汉更加强大,能够随便横扫匈奴,怎么自己就被他忌惮了?

全然不知道自己后代会建立魏晋南北朝第一个国家的呼厨泉,陷入深深地迷茫当中。

好在李云义的时间很宝贵,没有多少能够用在呼厨泉身上。

“辛先生最近如何?这匈奴人的军队当中,你可受了委屈?”李云义将目光落在辛评身上,这位骨气硬不硬,他不知道。反正是有才之人,稍微磨砺一下,也能当一郡太守,萧规曹随,做些事情。

当今天下缺的不是大才,而是干吏。

“回禀齐公,匈奴人虽蛮横无理,对士人却无无礼举动.......”

“你是说孤的所为有些无理,还不如呼厨泉去卑等人?”李云义哑然失笑,对辛评的大胆有了些许了解:“不过你说的不错,对你们士人,呼厨泉会惧怕,不安。对孤来说,你们这些士人,若是不能好好缴纳赋税,教化百姓,也没有存在的意义。”

“这样吧,你回颍川看看,若是想明白了,自己拜见元常公,他会给你引荐信,前往邺城。”

“你且看看,这天下是有了你们更好,还是没有你们更好。”

李云义大手一挥,不等辛评说话,便有人上前将其直接带走,动作果断,让辛评一肚子话憋在嘴上,说不出来。

“主公,辛评分明还有话没说完,您就让他走了?”田畴一旁站着,忍不住道。

“有话没说完是他的事情,孤还没有时间跟他啰嗦。这些文人士子,拖到现在还不肯投降,不就是因为家族人口田地众多,想要孤给他们优待吗?在这里我不放告诉子泰你,此事万万不能开先河。大汉就是被这些蛀虫搞到现在这般模样,你若是想要让卫戍的幽州边防三五年便毁于一旦,让鲜卑人,乌桓人不断寇边,屠戮百姓,尽管让这些衣冠楚楚的士人拖你后腿。”

田畴一阵沉默,他不想承认这样的事实,却被李云义“啪啪”打脸。这样的事情根本用不着上演。

幽州一直以来都是冀州青州财政养着的边州,边军吃的每一粒粮食,都是通过沟渠,牛车运输而来的。

“没有幽州将士,乌桓鲜卑人就会像中平二年的张纯张举作乱一样,肆虐冀州青州兖州,在中原腹地作乱。”

“往日无人提及你们功劳,今日之后倒是要大家宣扬边防的重要性。”

李云义慷慨陈词,身边人幽州边军将校军士大为惊讶,他们大多数对这位高高在上的齐公并无太多了解。

今日一见,却是大为震撼,被李云义的话,说得热泪盈眶。

“行了,不说他了,温侯北上了?”李云义转移话题,目光炯炯。

田畴赶紧低头,拱手道:“回禀主公,温侯带兵北上截杀匈奴人去了,此事事关重大,在下不敢推辞,只能先请温侯北上。又命人请示使匈奴中郎将,主公。”

“行了。”

李云义摆摆手,脸色转瞬便平复,笑了起来:“只要我那老丈人不单骑冲阵,他爱做什么就做什么。这并州多莽夫,打仗不带脑子。我那老丈人正好是莽夫当中莽夫,身边有千余骑兵,足够做一番大事。”

“你部立刻北上,一切事物转交给子龙便是,他现在已经带着部分俘虏南下,交接的军士马上就到。”

“未来一段时间,我要子泰你坐镇晋阳,可有异议?”

“末将领命。”

田畴敏锐地察觉到李云义的意思,似乎这一次只要吕布不胡闹,那就任他去浪。

自己剩下的两千人马坐镇晋阳,算是为吕布那厮保驾护航的。

想到这里,他不禁一阵无语。

直娘贼,不就是有个好女儿吗?不然轮得到他立下首功?

他撇撇嘴,眼下齐军当中已经传遍了吕布之女吕玲绮拒绝联姻,却又喜欢上自家主公,在徐州情定终生的故事。

这个故事里面,吕布只是等待救援的废物,而非那个名震天下的飞将。

可惜自己没有女儿。

“张庭,你率领所部驰援温侯。”

张庭闻言,忙不迭的问:“敢问主公,此番要温侯做什么?”

“他什么都不用做,只要他在晋阳,匈奴人,鲜卑人就不是问题。剩下的世家,他也不怕。谁敢搞事,全都抓起来,丢到矿山挖矿。”

李云义只是看向远处,太原王氏能够从王允开始崛起,成为隋唐七宗五姓之一,未必代代都有人杰,但肯定枝繁叶茂。

这样的大家族,不能往死里得罪,需要分化。将王家变成几个王家,削弱他们的实力,才不会让七宗五姓那样的怪胎,再度出现在这片土地上面。

说到底,还是传承问题。

也不知道邺城造纸造的如何,油墨印刷是否能够勉强派上用场。

竹简还是太过昂贵,知识一旦被垄断,无论是举孝廉,还是科举,参加的都是世家子,知识还是被垄断。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