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能力:人脉是财富,朋友是效益,让你一生受益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我们时时刻刻都处在一个群体之中。可是,很多孩子不善交际,不懂得怎样与老师、同学相处。作为父母,千万不要认为倾听孩子、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没必要的,一旦他们习惯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时,就会变得孤僻。

在一个座谈会上,一位妈妈向我抱怨:“我女儿平时在家挺爱说的,可是看到陌生人之后就一句都不敢说了。在学校也是,她根本不会主动和同学说话,更不会与同学们一起玩。上课时,她也不敢举手发言;即使站起来回答问题,声音也像蚊子一样,小的听不见。下课后,从来不出教室,一个人缩在角落。几天前,老师因为作业的事找她谈话,原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可是她却不愿意上学了,好说歹说,终于说通了,可是她的学习成绩也不断下降,怎么办?”

听了她的话,很多父母都开始附和,一位老人也站起来说:“我孙子陈陈正在上二年级,在家时很懂事,也会帮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是一个实打实的乖孩子。可是,有一点让我们很担忧,就是他不愿和别人接触。他爸妈让他去找同龄的小伙伴玩,他不去;家里来了客人,他也不和客人打招呼,躲在屋里不出来;老师也反应,陈陈在校不爱言语,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

交往能力被普遍认为是通往成功的必备素质。只有懂得交际,善与人交往,才能和别人熟悉,进而成为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才会得到更多人的鼓励和帮助。反之,一个不懂交际的人,现实生活总会处处碰壁,被人挤对,更别说会得到别人的照顾和关心了。

三年级时,妞妞班里来了一个新同学,老师将他安排跟妞妞同桌。开始时男孩很局促,对妞妞有一定的戒备心。妞妞也不喜欢老师给她安排的这个新同桌,对忽然来到身边的男孩很冷漠。

回到家里后,妞妞跟我讲她的“烦心事”,并且希望我跟老师提提,将那个男孩重新安排一下座位。

听到妞妞的不满,我让她换个角度去想想:“如果你的同桌也不喜欢你,你会怎么样?”

妞妞如实地回答:“难过。”

“对啊,现在你不喜欢这个新来的男同学,还要求老师重新给他调座位,他的心里是什么感受?”

“他肯定也会难过的。”女儿忽然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说话声音越来越小。

“对啊。到新环境中,周围都是陌生人,没有朋友,如果这个时候你让老师把他调走,他肯定不开心,会感到更加孤独的。”顿了一下,我接着说,“反过来,只有学会关心别人,别人才会愿意跟你做朋友。不管是谁,都不喜欢和‘冰块脸’做朋友。”

第二天,妞妞去上学,走之前还拿着自己心爱的文具盒,说要送给那个新同桌,并且为昨天的冷漠态度向新同桌道歉。

换位思考对方的心情和感受是孩子懂得与他人相处的一个途径,让孩子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问题,他们才不会以自我为中心,从而理解对方的需要,进而做出更加友善的行为,拉近彼此的关系,增强交往能力。

上大学时,李可一直努力学习,每天都在宿舍、教室之间往来。读了研究生之后,指导教授看到他基础知识掌握得不错,又踏实肯干,就让他参与了自己的一些研究项目。为了做完这些项目,李可总要走出校门,到外面的实验室做实验。

一天,教授忽然接到一个电话,是李可所在的实验室打来的。电话中,实验室的人对教授说:“你为什么要派李可来呢?”

教授觉得非常惊讶:“因为他在我们这里成绩最好。”

研究员也很惊讶,问道:“是吗?但我们一点都看不出来,觉得这个人很孤傲,很难相处,跟我们无法沟通,一点都不懂得尊重……”

结果,李可因为不尊重别人,不懂跟大家如何交往,被实验室的人排斥。

听到这个消息,李可的母亲热泪盈眶,说:“都怪我!你小时候,我们只看重你的学习成绩,忽视了你的人际交往!”

在现实中,很多父母都忽视了这一点,认为孩子小,不急着学这些技能,事实证明,这样想是不对的。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很好生存,就必须懂得如何跟人沟通、与人交往。所以,父母一定不能轻视对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有过错误想法的父母,从现在开始,改变之前的教育方法,寻找机会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并鼓励他们跟同龄人交往。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