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易经――生之大原则?大易无边 慧行天下 60发展乌龟精神(?)
60发展乌龟精神(?)【2010年1月29日星期五】
上一章我们说的是坚守自己的理念,坚守自己的理念很重要吗?是的,山之所以为山,海之所以为海,天之所以为天,地之所以为地,你之所以为你,我之所以为我,就在于我们各自都坚守了自己的理念。当然坚守自己的理念是要付出代价的,但同样也会有收获。
小景在第一部书写完时曾收到一份协议,照那协议,小景不仅这一次要卖给他,下一次还得卖给他,而且从此以后小景只能卖给他一人。就算小景真的去做一名艺伎,文字的,也不能这法搞呀。更况,生之易是标准的铁骨铮铮的文字,所以小景坚守自己的理念,发表“关于出版的声明”。这同样也意味着小景将继续无人问津躲在斗室里写书。但我知道,某些想真正了解中国的人,可能会对生之易感兴趣。生之易是从系统的最底层描述东方人的思索及东方人的文明,这足够引起某些人的兴趣。所以小景会一直坚守自己的理念,也会默默地安享这份寂寞。
这寂寞就是本章要说的乌龟精神。当万物小弱时,他除了坚守(自己山之为山、海之为海的理念),除了寂寞,除了依靠自己的力量默默成长之外,他还能干些什么呢?
如果你为了一纸协议而放弃自己的理念,则你永远也就失去了山成为山、海成为海的机会。因为显然地山与海都拥有其绝对不可或缺的品格,而协议却只要求你最大限度地去满足人的相对需求。这样山与海就永远也成长不了山与海而只能是任人摆布的一块石头、一汪水。
所以坚守理念与发展乌龟精神本就是一套的。如果你是山,你就要聚自己的土;如果你是海,你就要汇自己的流。你大可不必理会那些协定,除非那协定不干涉你的理念,就是说不干涉你山之为山、海之为海的进程,否则你大可以把他们踢到一边。别以为你离了他不行,他们拥有一切但就是不拥有你的文字。这就足够了,因为他们卖的恰恰不是他们拥有的那些东西,而是你的文字。呵呵,这还不清楚么?只要你不写,他们就没得卖,才不管他拥有一切。当然你不写他不写,总归有人会写。是的,这世上有的是小石头与小水汪,但这世上的高山大海却屈指可数。所以理念之坚守是必需的,乌龟之精神也是必需的,当然这有个前提,那就是山是山海是海。哥哥你若是连编排一句通顺的句子都费劲,小景劝你还是别入这一行了。
寂寞是寂寞的精神。鲁迅有句话是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死亡的就没什么可说的了,而爆发的就非同一般了。所以寂寞才是最好的选择,于其不上不下地吊着,不如在沉默中爆发(当然那得是能爆发的),就算爆发不了死亡了,那又有谁知道?所以沉默是上佳的选择,然后就是爆发。
理念的坚守,寂寞的选择,不会因为入这一行的门槛低、人数多就失去其价值。再多的石头,不影响山的高度;再多的水汪,不影响海的深度。人是多了,多的只是人,不是山与海。所以山与海依然是极其稀有的,对于某些不合自己理念的东西,你完全可以大爷似的甩在一边。只有山知道山的高度,只有海知道海的深度,你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我,认识到自己价值几何,对自己做一个明确地判断,然后再做出一个抉择,是坚守理念而寂寞还是怎么样,全在于你对自己的实力与能力所做出的真实、正确而自然的判断。
坚持理念必然会寂寞,但如果你真的是山,这寂寞就真的会让你一日日增长了自己的高度,直到真正成为一座山。而我们知道,山是不会寂寞的,就算你想寂寞这世界也绝不会放过你。特别是一些名山,你多赞见过那里寂寞过?
但又有这样一种可能,就算你是一座山,可是在最初成长的开始如果失去了自己的理念,不甘于寂寞,你还会成长为一座山吗?失去了自己坚守的理念,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原本还可以成长为一座山的。再不甘寂寞,你说不定会拼命地成长为一棵树。我们知道,如果有一座山拼命地想成长为一棵树,这是山的悲哀,也是树的悲哀。
所以,坚守自己的理念其实就是坚守自我。坚守自我,山就老老实实做山,石就老老实实做石,海就老老实实做海,汪就老老实实做汪。唯其如此这世界才会多一座山,多一片海,从而这世界就多一份高峻与宽广,而少了一颗想成长为树的山,想成长为石的海,从而少了一份无奈与悲哀。
但市场小妹才不管这些,相对需求是她唯一的钟爱,当人们喜欢树时,她要求一切都必须长成树,才不管你原本是山还是海。而当人们转喜欢石时,她又要求一切都必须长成石,才不管你原本是海还是山。所以生活在当今世界体系下的山与海可一定要注意了,有时候你顺着市场小妹的号令,说不定真的就长成了一株蹩脚的树,或则是一枚滑稽的石。但你若不听她的,那就得自个玩,无人问津,就得忍受寂寞。但说不定你就可以长成原本的自我。呵呵,就是这么回事。
本章有点愤青,有点自大,但内心却是平静的。在寂寞中生活原本就很好。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