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雇工买人

京口瓜洲一水间。

一水之间,船只往来如梭,越发的繁荣了。

长江两岸到处修筑着码头,乘船的人来来往往,有的人来,有的人走。

却道从北岸来的是谁?

一个是卫旌,一个是简雍,二人站立在船头之上。

身后的船只却不怎么大。

只是数量不小,有好几只,都是普通的中小型船只。

船舱内甲板上站满了衣衫褴褛的百姓。

却说卫旌自从经过董良举荐见了刘备,与刘备交谈了一番,却也被慧眼识珠发现了他的闪光点。

只是正面临科考,一应官位已经留了出来,待选拔过后进行分配。

让卫旌再去考试报名,却也来不及,在这京口,在这江东,首次举行的科考且不说别的,第一先保证信誉。

若让刘备去安排,也不过一句话的事儿,可上行下效,刘备又做了这等事,底下的人如何上下其手还不好说呢。

在江东开先河的头一次科考,必须得做出一个样子,立一个榜样,绝对要做到公平公正。

如果要增加官府与百姓、与学生们之间的信任,增加官府的公信力,自然不是怕出错,而是一定要信息透明。

虽说这封建官府根本不可能做到,但这首次举办的科考在各方势力并没有进行插手渗透染黑的时候,还是非常干净的。

多少人报名,什么人报名,如何参与考试,有什么职位,种种条例、规则信息全部已经张贴示众。

卫旌没能参加这次科考,不过经过董良的建议,却领了一个特殊的任务。

领了任务之后,又在刘备的做媒之下,娶了步练师。

步练师此人是步骘的亲族,自然也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步叔乘之后。

长得十分貌美,胸中还有才华,如果不是孙权已经死了,将来她会成为孙权的妃子。

后来虽然没有被孙权立为皇后,但也和皇后无异,宫中许多下人都直接称呼她为中宫。

这样一个女子,在刘备的主持下嫁给了卫旌,自然让卫旌感激涕零。

不仅仅是得了一个貌美的好老婆,还得到了一股巨大的政治力量。

作为孔门七十二贤的后人,淮阴步氏自家就有无数的儒生官员,更不用说又与他们有些姻亲关系,或者是门生故吏。

得到了步练师就和步家搭上了线。

至于过往步骘的死亡,自然全被步家抛之脑后了。

对于这样大家族来说,这么多亲族如果是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或者在太平时候被杀了,自然要好好的报个仇。

可如今这乱世之中,每天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岂能与天下为敌?

再者说,大家族也不是全都一根筋,而是做多方押宝的。

所以,与步练师相联系的步家这一支便都和刘备搭上了关系,很多人直接倒向了刘备。

卫旌直接对刘备死心踏地,深感主公之厚意,从当初的穷小子直接跳上了梧桐枝。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有了步家的相助,他以后的政治前途一定是一片光明的。

刘备在中间做媒,将卫旌与步练师联合自然不仅仅是为了收买人心。

其实是对董良提出来想法的补充。

是因为这长江南北一江之隔,中原战乱不断,无数人向南方逃难。

步练师就是两年前跟随母亲从庐江来避难的。

所以这南北方长江两岸血脉混杂,无数的亲戚关系交织。

但凡政局稳定一些,总要有些来往。

如今曹操北狩,刘备占据扬州没有战争的打算,长江两岸陷入了一片安静。

董良便提出趁此机会多多的招揽北方人,资助他们钱粮,让他们和北方的亲戚联系。

不愿意南下的可以大家做个朋友,暗中搞一些生意往来,情报也不是不能买卖。

关键时刻尽量保持中立,说不定最后鹿死谁手,还要在他们之中选择一些人来起义。

如果有愿意拖家带口直接南下投奔的,自然由刘备派出人手接应。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便是人口。

卫旌得到的这个特殊的任务就是进行劳动力的交易。

卫旌和简雍便带着几个步家的人,以及一些在长江两岸亲戚比较多的手下,带上金银财宝上等的蜀锦,乘船过江北上,到了曹操的势力范围,与各家的亲属进行联系。

大肆的撒钱下去,即便是没有人愿意直接的去家搬迁,但是也与他们商议在这里进行招工。

有远见、有作为的地方官都不会愿意做这样的事,人口才是最大的财富。

但很显然,在这错综复杂的地方,各个的大族把持各处,地头蛇们的关系交织如网。

通过血脉联系,通过步家的穿针引线,成功的与这些地方的势力达成了联系进行愉快的交易。

到各处乡间进行招工,刘备如今一不缺粮,二不缺钱,敢拿出来真金白银去招工。

即便有那半信半疑的百姓简雍先将安家费一发,便也全都没了意见。

乱世之中,哪里有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呢?全都是颠沛流离,身不由己,衣衫褴褛,难有一瓦安身,能不饿死便不错了。

而刘备开出来的条件是管吃管住,成年男子一天五十钱,女子三十钱,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一律十五钱,十四岁以下的,一天三十钱。

在东汉和平时期给私人打工一天工资也不过十到三十钱。在这乱世之中,这种工资水平绝对是顶尖的了。

对于一个成年男子来说,他的一个月工资已经达到了最低级官员的俸禄。

一百石官员的俸禄一般是每个月发一半的钱,一半的粮食,他们一个月才发八百钱。

当然了,官员的工资是怎么回事儿,懂的都懂,封建朝廷的官员真的有人靠这个生活吗?

对于老人来说,这个工资虽然不高,但也绝对算不上低,算是和平时期的壮年劳动力的中等收入。

一只鸡的最低价格就是二十钱高的时候七十钱,虽然他们一天的工资还不能买一只鸡。

但在刘备这边管吃管喝管住的情况下,还发这么高的工资,绝对不低。

当然刘备也是不亏,并不是说花这么大的价钱买来了一堆累赘,即便是几千年后在乡下,依然有大把的七八十的老农还在每天的劳作。

更何况雇佣来了这些老人,老的都来了家里的孩子们能不来吗?汉朝人也讲究孝道。

女子的工资虽然比壮年男子低一大节,但仍然已经是和平时期最顶尖的壮年男子,拿的高工资了。

何况男女工资之间存在差异,这是客观事实,想搞男女平权,还是要看劳动。

毕竟劳动才是最光荣嘛,慈禧太后给自己的手上戴上了长长的指甲套,保护自己长长的假指甲,以显示自己不用干活,体现自己的尊贵。

这其实才是一种可耻的病态思想。

女子当然也有追求美的权利,但最根本、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独立的劳动者被尊重。

非得把旁人的阿谀奉承和讨好作为旁人对自己的尊重,这才是一种扭曲的平权。

可以看到不久的将来,每个人能赚到。三十钱日工资的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一定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至于那些小孩子,出那么高的工资,其实并不是为了让他工作,只是想把这些孩子们全都骗过来。

这些都是未来,即便是刘备,现在开始鼓励生育,整个扬州的人,交州的人,全都不停的生,人口增长带来的益处也得等到十年后才能看到。

这些其他地方过来的小伙子都用不了几年的培育便可以成为社会的顶梁柱。

所以对于他们,刘备无论花多少钱都是愿意的。

于是乎,在曹操占据的扬州部分以及徐州南部,在步家和当地地头蛇的帮助下,又有如此高的待遇作为吸引。

荒野间的逃户,乡野的农户全都踊跃的报名。

根本不愁招不到工。

而且相比于他们的统治者,是一个屠城大魔王,隔壁长江南岸的统治者显然更加具有吸引力。

即便有一些人将信将疑,不肯全家搬迁,只愿派一个劳力去探探路,简雍和卫旌他们都会先与其签订劳动书契,提前预支他一个月的工资,让他留在家中安家。

触手可及的真金白银砸到脸前,就容不得这些人继续动摇了。

而简雍他们显然也不怕这些人反悔,携款潜逃,各种实在的金银和华美的礼物砸下去,早早的就收买了这些地方势力的心。

只是即便是有这些地方中小势力作为掩护,也不敢直接做的太过分,闹的动静太大,怕曹操察觉。

所以宁可麻烦一些,多一些中小船只,从一些私密的水道来往。

每一次也不在一个地方薅羊毛,各个地方规定名额,悄悄的抽取一部分人,几千人,几千人往南岸运。

这些人运到扬州,自然早有分配好的船只带着他们前往各处工地。

目前来说用人最多的便是建业城的修建。

工地上早早的给这些人搭好了草棚,让他们暂时居住。

一边让他们建成,一边带着一部分人为他们修建真正的家园,带着他们建房子。

最起码要在两个月内,建造出一批容身之所。

船只要在码头停靠了。

已经有许多手持彩旗的士兵和官员站在了码头旁排成一排,指挥着这支船队不停的船只行驶到应该到的地。

然后根据编号将这些工人进行分流。

码头在另一侧,却有一支船队正在装点货物准备出行。

“公祐,要往哪里去?”

简雍下了船来,和站在船旁的孙乾打了声招呼。

孙乾转过身来。

“呵呵,宪和回来,我却又要立刻离开呀,奉主公之命,前往徐州一趟。”

简雍点点头,表示了然,他是知道内情的。

简雍和孙乾作为刘备阵营中最著名的两朵交际花,这和徐州的人暗通曲款进行联络的任务自然都落到他们两个人手上。

只不过简雍直接去长江南岸,又有卫旌和步氏等诸多地头蛇进行帮助,离得近,消息确定的也快,阻力也小。

但是孙乾负责和徐州北部的人进行联络,离得要远一些,消息网来也不方便,必须得等先联络上,确定了消息才能进行船队往来。

故而这些时日简雍已经来回了两趟,而孙乾才刚刚要第一次出发。

孙乾负责联系对接的正是在徐州北部刚刚去世的陈登、陈元龙的弟弟陈应。

刘备暗中派人带着礼物前去吊唁陈登,顺利的和陈应接了头,相互确认了一下消息,陈应已经答应了,暗中帮刘备做事。

当然是刘备许诺了足够的好处,而陈应也绝对不会在明面上对刘备进行帮助,一旦有人被发觉,陈应一定会装作不知情。

对此刘备当然不会在意,消息确定之后,便立刻组织了船队,带上许多上等的商品,还有一批刚到的蜀锦,拉着满城的铜钱,顺着海路前往徐州。

到了徐州那边,由陈应进行接应,一边进行通商,一边进行人口贸易。

说人口贸易实在太难听,应该叫做打工中介。

虽说此处码头乃是专门官府使用,没有闲杂人等,四处都有人站岗,把守严密。

但是简雍和孙乾还是没有多说废话,不将消息透露。

二人只是寒暄了一番,便各自离去,孙乾登上大船,前往北方。

简雍离开身后的船只,往京口城移动。

出了码头的范围在入口处,一旁的木棚中推了一辆自行车出来,将袍子往腰带上一掖,一群人便画风崩坏的骑着木质的自行车,顺着修好的小路直往京口城中快速移动。

在北固山建筑群中,董良正在给刚刚分科完毕的一部分学生们上课。

这处院子是专门供给生物学的学生们使用的。

这些学生们也是对生物和农学感兴趣,已经将教材预习完毕,等待着董良做具体的讲解。

董良这几日正在物色着老师,做一些笼统的大范围的讲学,进行启蒙还可以一个人做到,分科完毕,进行细化的讲学,就需要更多的人手了。

今天难得有时间来给学生们上一节生物课。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