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霜林晚诗歌二十五首印象
十月假期,终于可以静下心来读诗。今夜秋风袭来,凉意遍体。一口气读完霜林晚这二十五首诗,海风乍起,一扫俗事阴霾,心情为之清爽。这二十五首诗,之前也在三江诗潮零星读到,好感尚存,但并无今夜所读的印象完整。

显而易见,霜林晚的诗歌是扎根在生活和地域之中开出来的一朵倔强之花。这些诗歌,几乎全部是远离现代化城市的海岛生活的诗意呈现。不管诗人是不是在海岛生活,还是住在海边,诗歌中扑面而来的只有清爽的海风,没有现代化的污染。这里我想说的是我的第一个印象,是关于诗人。从作品中看,霜林晚是一个有着强烈自觉诗歌意识的诗人。也就是说,他自觉地把自己沉入到生活的最地层和最偏远的小地方,去挖掘诗歌的精神和建构自己的灵魂家园。他的这种自觉性是他诗歌得以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必要保证。具体到作品,偶然抽一首读,不会觉得很出色,只觉得不错,但是你通读二十五首,你会得到一个全方位整体的感觉。感觉到诗人的用心所在——在远离现代化城市的海岛生活的诗意呈现中,企图恢复一种纯洁的诗歌精神——关注自身,关注底层,关注诗意完美地呈现。

这二十五首诗的第二个印象是,诗人在拷问自我和注视底层的两个向度上所做出的努力。如开篇的“仰望自己卑微的,不知所终的闪烁”是对生命意义的拷问,而中年气象,去渔山等是对生活的无奈和理想的错失的一种拷问。这种拷问,虽然并没有拓展出什么,但是对于一个脚踏实地的诗人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任何优秀的诗歌,一定是从自己的小我出发提升到某种高度,最后还是要落实到自我的真情实感上,否则,就会陷入虚蹈,没有说服力。在注视底层的诗歌中有好几篇不错,如割紫菜的母女,海边的女人,剥虾女工,像我的亲人等等。我个人觉得最好的一篇是剥虾女工。“仿佛一只只蜷曲的红虾/被看不见的手剥离/被生活的海水反复浸泡、腌渍、风干”——这最后的意象运用,达到了很强的艺术效果,触目惊心。

诗人在这两个向度上所做的努力以及所取得的艺术效果,是这二十五首诗的核心所在。值得好好细品。

任何优秀的诗歌,一定有她出色的独特的语言。霜林晚的语言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诗歌意象手段的运用有他独特的一面。一般情况下诗歌的意象在能指和所指两方面大多偏向于极力发挥所指功能,在所谓对语言的再命名上下工夫,创造繁复的所指的意象链接。可是,霜林晚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刻意去追求意象的繁复,而是直接追求意象的到位率。他的方法,据我看来,是把意象的能指和所指平等对待,形象点说,就是他的意象手段是经常性地保持意象能指和所指在两条平行线上,没有主次之分。如第一首在海岛仰望星空。

1、在海岛仰望星空

已经有多久了,头顶

如此完整又浩大的星空。

就像从前在故乡的天空下仰望

那些遥远的、明亮的闪烁,它们如此众多

有着各自精确的位置。我们却擅自改变了

自己的轨道。

就像今夜,莲化状的岛屿打开缺口。如同命运的抚摸

让我们深情仰望

仰望自己卑微的,不知所终的闪烁

这里的意象手段就是“星空”中的“星”和“我们”构成一对象喻关系。平常我们写下“星空象我们”或者“我们象星空”然后就会侧重一边,极尽语言之所能去打造诗的语言而发展主题。但显然霜林晚在这首诗里不是这样,他是把两边都平行发展,在叙述中平缓地说出。这样的例子还有象檀头山姊妹沙滩。

说到这二十五首诗语言上的好处,还有好多,比如诗歌的叙述策略,一些意象的新鲜度等等,但我这小文只是抛砖引玉,就不多说了。下面要说的,是一些不足之处。主要的印象是其中几篇如石浦教堂,山中小寺,晒盐汉子。前两首似乎都处在没有想透,犹豫的途中,后一首则感觉意象老化,并不到位。但一点点瑕疵不掩美玉啊,还是要感谢霜林晚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好的诗歌夜宴。鼓掌。谢谢。

2006-10-2 十月假期,终于可以静下心来读诗。今夜秋风袭来,凉意遍体。一口气读完霜林晚这二十五首诗,海风乍起,一扫俗事阴霾,心情为之清爽。这二十五首诗,之前也在三江诗潮零星读到,好感尚存,但并无今夜所读的印象完整。

显而易见,霜林晚的诗歌是扎根在生活和地域之中开出来的一朵倔强之花。这些诗歌,几乎全部是远离现代化城市的海岛生活的诗意呈现。不管诗人是不是在海岛生活,还是住在海边,诗歌中扑面而来的只有清爽的海风,没有现代化的污染。这里我想说的是我的第一个印象,是关于诗人。从作品中看,霜林晚是一个有着强烈自觉诗歌意识的诗人。也就是说,他自觉地把自己沉入到生活的最地层和最偏远的小地方,去挖掘诗歌的精神和建构自己的灵魂家园。他的这种自觉性是他诗歌得以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必要保证。具体到作品,偶然抽一首读,不会觉得很出色,只觉得不错,但是你通读二十五首,你会得到一个全方位整体的感觉。感觉到诗人的用心所在——在远离现代化城市的海岛生活的诗意呈现中,企图恢复一种纯洁的诗歌精神——关注自身,关注底层,关注诗意完美地呈现。

这二十五首诗的第二个印象是,诗人在拷问自我和注视底层的两个向度上所做出的努力。如开篇的“仰望自己卑微的,不知所终的闪烁”是对生命意义的拷问,而中年气象,去渔山等是对生活的无奈和理想的错失的一种拷问。这种拷问,虽然并没有拓展出什么,但是对于一个脚踏实地的诗人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任何优秀的诗歌,一定是从自己的小我出发提升到某种高度,最后还是要落实到自我的真情实感上,否则,就会陷入虚蹈,没有说服力。在注视底层的诗歌中有好几篇不错,如割紫菜的母女,海边的女人,剥虾女工,像我的亲人等等。我个人觉得最好的一篇是剥虾女工。“仿佛一只只蜷曲的红虾/被看不见的手剥离/被生活的海水反复浸泡、腌渍、风干”——这最后的意象运用,达到了很强的艺术效果,触目惊心。

诗人在这两个向度上所做的努力以及所取得的艺术效果,是这二十五首诗的核心所在。值得好好细品。

任何优秀的诗歌,一定有她出色的独特的语言。霜林晚的语言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诗歌意象手段的运用有他独特的一面。一般情况下诗歌的意象在能指和所指两方面大多偏向于极力发挥所指功能,在所谓对语言的再命名上下工夫,创造繁复的所指的意象链接。可是,霜林晚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刻意去追求意象的繁复,而是直接追求意象的到位率。他的方法,据我看来,是把意象的能指和所指平等对待,形象点说,就是他的意象手段是经常性地保持意象能指和所指在两条平行线上,没有主次之分。如第一首在海岛仰望星空。

1、在海岛仰望星空

已经有多久了,头顶

如此完整又浩大的星空。

就像从前在故乡的天空下仰望

那些遥远的、明亮的闪烁,它们如此众多

有着各自精确的位置。我们却擅自改变了

自己的轨道。

就像今夜,莲化状的岛屿打开缺口。如同命运的抚摸

让我们深情仰望

仰望自己卑微的,不知所终的闪烁

这里的意象手段就是“星空”中的“星”和“我们”构成一对象喻关系。平常我们写下“星空象我们”或者“我们象星空”然后就会侧重一边,极尽语言之所能去打造诗的语言而发展主题。但显然霜林晚在这首诗里不是这样,他是把两边都平行发展,在叙述中平缓地说出。这样的例子还有象檀头山姊妹沙滩。

说到这二十五首诗语言上的好处,还有好多,比如诗歌的叙述策略,一些意象的新鲜度等等,但我这小文只是抛砖引玉,就不多说了。下面要说的,是一些不足之处。主要的印象是其中几篇如石浦教堂,山中小寺,晒盐汉子。前两首似乎都处在没有想透,犹豫的途中,后一首则感觉意象老化,并不到位。但一点点瑕疵不掩美玉啊,还是要感谢霜林晚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好的诗歌夜宴。鼓掌。谢谢。

2006-10-2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