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离婚》中国制造
一位编剧说,电视剧这玩意儿俗得很“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过去播的,现在演的,都是这些。多如牛毛的婚外恋题材在荧屏上挤破了头,一不小心却让一部讲述“堡垒最易从内部攻破”的离婚戏占了上风。该剧引发了全社会关于婚姻的大讨论,连沈宏非沈大才子都被牵扯进来,所以我有自知之明地尽量避实就虚,大家谈婚姻,我谈电视剧。

1、编剧分析  

据说当年爱你没商量师承王朔,所以有几许调侃意味;到牵手又多了几分浪漫色彩;而对于中国式离婚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是压抑。

剧中残酷的真实感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不是美化人生的艺术真实,也不是家长里短的生活真实,而是揭开一纸法律文书掩盖下的不堪的血淋淋的真实。王海瓴冷峻地解析了一对夫妻由相爱到漠然再到相互伤害的全过程,她的笔触及了婚姻中几乎每一个隐秘的角落,毫不留情。

一直很欣赏周梅森为他那部“一群好人办了一件坏事”的小说起的名字“中国制造”也一直对胡玫把它改为“忠诚”耿耿于怀。当一件事谁也怨不得时,我们就可以叫它“中国制造”中国式离婚不再是以女性视角对男人的批判书,而是让所有围城内外的人警醒的寓言。

女作家当然不会忘记指责男人,只不过这次指责得高明一些。她让宋建平饱受一个歇斯底里的庸俗女人的折磨,表面上处于受害者的地位。渐渐地观众就会发现编剧对林小枫寄予了最深刻的同情,这个女人耗尽了激情最终一无所获,而宋建平慢慢暴露了他阴暗卑劣的本质,竟不惜玩弄结发妻子的感情骗取离婚协议,显示了高超的斗争技巧,就算他可怜,也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无需别人的怜悯,因为他在无数次摩擦失利后,终于得逞。

朋友对我说,言情小说里还是有一些经典的话的,比如这句“一般来讲,女人总是在局部战争中取得胜利。”

那么多婚恋题材电视剧,该剧的脱颖而出源自它的与众不同。就像天下粮仓批判了不贪钱的官僚一样,中国式离婚批判了没出轨的男人。损人利己固然可恶,损人不利己更可恨。王海瓴比以往看得更加深远,于是该剧发人深省又备受争议。

以前我们可以把婚姻的破裂归咎于第三者,该剧打破了这种浅薄的逻辑。牵手还只是客观地塑造第三者,而这次索性没有第三者,肖莉和娟子是那么善良和自尊的女人。矛头指向了婚姻内部,是宋建平,但不是全部。林小枫像一架离婚引擎从头工作到尾,当她发现自己竟是婚外情的产物时,想挽回这场婚姻已经来不及了。

编剧的技巧在这个戏里发挥得淋漓尽致,太多的巧合造就了故事的引人入胜和无懈可击。比如,开头就告诉林小枫的网名使之后的网恋顺理成章;一向粗心的小肖终于发生医疗事故,宋建平的救场导致了刘东北发现他和娟子所谓的“秘密”虽然说“无巧不成书”可太多太巧的巧合使该剧滑向荒诞,似乎抽去任何一个巧合,整个故事就会土崩瓦解。

荒诞并不妨碍其深刻,该剧正是用荒诞的形式表达深刻的内容,用偶然解说必然。编剧的思想借宋建平之口传达给观众,所有的误会其实是一种必然,他们已经失去了夫妻间最基本的信任,没有这个误会也会有那个误会。

编剧直言婚姻破裂的症结所在说明她清醒,而为林父的背叛涂脂抹粉说明她迷乱,仇视背叛又倡导宽容,稀里糊涂地粉饰太平。片尾那句“建平,你多久没有吻过我了”真是矫情到了极点。王大编剧呀,我宁愿你冷酷到底。

不过,剧作家不需要想的太清楚,导向性过于明确不见得是好事情。旗帜鲜明地弘扬什么,批判什么,那叫主旋律。而争议是本剧的存在价值。

2、导演分析

沈严对初执导筒的机会很珍惜,他的用心良苦显而易见。也许该剧的画面和他拍的广告相比差得很远,但以电视剧的资金和周期论,他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最起码本剧有个主色调,而不像许多平庸剧作那样只是简单的亮堂堂。在内地,至少还有一部分人在电视剧领域坚守着精品意识,这样细致优雅的电视剧中国制造。

导演一方面要凭借自己的生活阅历尽量还原生活、贴近生活,使编剧的文字披上世俗的外衣,食得人间烟火;另一方面,他要极尽自己的艺术才华使作品出世、脱俗,提升全剧的格调和品位。在这个艰难的创作过程中,他用新锐的思维带给了观众惊喜,也暴露了手法上的稚嫩。

大部分电视剧的镜头仅仅告诉我们生活就是这样。我坚信那不是导演的冷静而是懒散。而本剧的镜头里渗透着导演的情绪和智慧。例如,娟子告诉宋建平林小枫要来医院闹事时,用手提摄影机跟拍,表现人物焦急的情绪;宋建平把离婚协议书放在桌上,几分钟后林小枫拿起协议书,用一个镜头即完成了时间的推移。

但是为了表示一段时间的经过,总让观众一遍遍地听长征组歌就 就显得不那么聪明。

故事被设置在秋冬两个季节,比起春夏的繁茂、绚烂,秋冬有一种莫可名状的含蓄美。在这萧索的季节,主人公独自走过落叶满地的街道,面对浩瀚平静的大海,安逸生活下内心的孤单无助已不需用语言表述。这是一种叙事方式的改变,有些镜头对情节发展并无直接作用,纯粹为了展示一种生活状态。这些安安静静的镜头构成了本剧的抒情写意部分,是严密故事架构之外的留白,这空白为全剧填充了更多思想内容。

拍摄地点选在青岛更是明智之举,那黄昏那夜色那袅袅炊烟不知不觉中都在为全剧加分。我总爱褒奖各色影片中的空镜头,也许在片中加几个空镜头并不难,可要加得不着痕迹、和谐自然绝非易事。宋建平林小枫的一场大吵过后,镜头一转,窗外点点星火,夜空静谧安详。天衣无缝。空镜头是将红尘俗事诗化的催化剂。

3、表演分析

且不论表演如何,这个戏里每个演员都非常投入。常看见两个大明星在屋里追着打。床戏总结起来,开始是卖力的陈道明同学和可怜的蒋雯丽阿姨,后来是卖力的蒋雯丽阿姨和可怜的陈道明同学。

陈道明用冬至告诉我们他在成功塑造了数个强势人物后还可以塑造卑微懦弱的小人物;现在他又用中国式离婚告诉我们他塑造起小人物来可以游刃有余。宋建平不同于陈一平,他是高级知识分子,清高傲气,偶尔胆怯,但不是懦弱。在这个层面上,陈道明把握得很好,但具体到外科医生的特质,他并没有太多细节上的展示。而在职业特性上,蒋雯丽的表演更到位一些,在本剧的前半部分,她把教师的较真儿、书生气都注意到了。

陈道明的优势在于他在不动声色中能让性格复杂的人物立起来,在他的演绎下,宋建平绝不仅仅是“平凡的好人”他有宽厚的一面,也有狭隘的一面。宋将手机送给岳父然后重获自由般离去的那个略显无赖的背影,宋离开原单位时那场哭戏等片断都异常精彩。对陈道明演有点痞气的戏我从不担心,有方鸿渐在先,他对这种戏轻车熟路。

与陈道明有大量对手戏的贾一平并没有被陈道明压倒。他的长处在于塑造的人物性格稳定。娟子离家出走时,我们能注意到刘东北眼里含着泪,而几个小时后,他知道娟子在宋家时,又开始对宋建平宣扬他的谬论。从他那声撕心裂肺的“娟儿”中可以看出他对娟子的爱他的忏悔,从他滔滔不绝地无理狡辩里又可以看出他的花花公子本性。良民的忏悔和浪子的忏悔是不同的,贾一平注意到这一点令我非常欣赏。席间的妙语连珠以及那句爆笑的“靠靠靠靠”都说明他是个十分聪明的演员。

两位年轻演员,一个俊朗一个俏丽,普通的衬衫都能穿得那么养眼,俗气的马尾也能梳得那么动人。花痴之余,我发现左小青轻松的表演尚可,在后面的重头戏中她的表演稍显薄弱。容貌经得起审视,演技还需磨练。

“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在蒋雯丽的部分作品中有一个奇特的规律:有形象没演技,有演技没形象。让她初露锋芒的霸王别姬使我们见识了她的妖媚市井,让她守得云开见月明的牵手使我们见识了她的俗气、烟火气,让她第一次得华表的女帅男兵使我们见识了她的豪迈霸气,连那个不太招人喜欢的癫狂的婉容也让她获得了金鹰奖的提名。而大宅门里她那句极具个人特色的“万筱菊!”还有续集里一闪而过的老年扮相总让人觉得好笑。黑冰里漂亮的卧底警探面对罪犯长篇大论的哑口无言则真是让人绝望。

这部让她撕破脸、疯到底的中国式离婚还是比较适合她。无论是在父母面前撒娇,对儿子毫无保留的爱,还是夫妻对手戏中微妙的心理变化她都拿捏地不错。可是,我心中林小枫的形象刚刚清晰起来,却被她结尾不合时宜的个人演讲弄得支离破碎。上次没话说是错,这次有话讲也是错,可这究竟是谁的错呢。

除了当众骂人那场戏,肖莉的形象近乎完美,坚强独立、善解人意。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开头那个怨恨的眼神,后来有些平淡,我也有些审美疲劳。

人艺老一辈演员都不算漂亮,所以吕中在众多电视剧里扮演城市老太太我也没有审美疲劳。就是觉得这么多年小字辈的演技见长,她老人家总是那个样子,只是越发苍老。到最后两场戏我才明白,姜还是老的辣,她老人家的功夫经得起考验,只要你给她机会。

各个演员的表演或许都谈不上完美,但他们整体丝丝入扣、自然流畅的高水平演出值得我为中国制造的表演骄傲。

顺便提一下该剧的音乐。作曲王晓锋的学院派曲风在我听来常是沉闷别扭,配乐有些古典风韵不事张扬,一直跟随剧中情感的波动而起伏。个人比较喜欢林母墓地上的那个主题,大气、深沉。而片尾曲过于甜美,有些媚俗。王晓锋不是说要展示当代人的焦虑和不安吗?怎么又不忍心了?片中的主人公离了,片尾王晓锋和韩葆却继续着他们的准夫妻档的合作,是啊,婚姻的事谁能说清呢。

“回忆无数次经过,多久才看破”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