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宫之中,朱见深躺在**,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我真的太痛苦了,两岁的年龄都已经做不到睡觉自由了。
朱见深虽然身体很小,可精神却非常旺盛,这应该也是重生后给他带来的好处。
睡不着就开始胡思乱想。
等我长大亲政了一定要搞点名人字画,挂在寝宫中,再多弄点青花,摆在寝宫中,睡不着的时候就去细细观摩一番,等到景德镇开烧的时候,一定要将最佳品给我送到皇宫来。
明朝的皇帝多奇葩,都很有个性。
他爷爷朱瞻基虽是英武有为,但却是喜欢蛐蛐,被后世戏称为蛐蛐皇帝。
他父亲被人俘虏,在瓦剌呆了两年被后世戏称为留学生皇帝,又因为被也先携带攻城,又获得一个叫门皇帝的称号。
他的儿子是钟情皇帝,对于张皇后生死相随。
他的两个孙子更是奇葩,一个爱打仗,一个爱炼丹。
在往后数还有木工皇帝,那自己成为一个爱收藏的文物发烧友,是不是也算在明朝皇帝群中比较合群。
不过既然当上了皇帝,朱见深也是有着很远大的抱负。
收集古玩算是自己的爱好,治理国家,让大明更加强大才是他的主业。
真实历史上朱见深替他老爹收拾烂摊子,可是办了很多大事。
平定百万流民的作乱,稳定国内,成化犁庭,对女真人实行亡种的政策。
虽然他开创了西厂,将明朝的特务机构推到了最巅峰,过分的信任汪直,喜爱万贞儿,被后世史学家文官群体所诟病。
可朱见深却不觉得有什么错。
那汪直确实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王振想打仗可能力有限,将一个皇帝都给赔了出去,可汪直打仗却很猛,督军辽东,鲜有败绩,并且深谙上心,特务工作做得很好,对内对外皇帝都用的很顺手,这么有能力的人哪个皇帝不喜欢。
这也从侧面能够看出原先的朱见深是很有识人之明的。
而万贞儿是因为朱见深的幼年遭遇,再他皇太子尊位被废后,身旁也只剩下了一个万贞儿了,也给他年幼的心里造成极大的创伤,说是独宠万贞儿,不如说那个朱见深已经将万贞儿当作了亲人。
而对于此时的朱见深来说,女色便显得可有可无了。
上一世三十二年没有碰过女人的手,他不也活得好好的,不也是在学校拿奖拿到手抽筋。
女人只会影响他拔刀的速度,对他的身心不会产生一点好处。
自己也一定要比历史上的朱见深做的好,只有这样,才能不枉重活一次,上天的垂怜。
让大明重新万国来朝的这个梦想,不错哦。
正当朱见深暗暗下定决心成为一个好皇帝时,他的老子叫门皇帝朱祁镇却不好过了。
朱祁镇被愤怒的蒙古人殴打凌辱一顿后,挂了起来。
在围观蒙古人的品头论足下,这个年轻帝王心里的傲气也在这一夜丧失殆尽。
至于一旁的喜宁,更没有好下场。
所有的蒙古人都知道太师是听从了喜宁的挑拨,才率领他们不远千里的奔赴到了这个鬼地方。
在北京城下大败一次,让数万蒙古勇士死在了这里,但这些蒙古人又不敢将怒火撒在也先的身上,那这个也先身边的大红人喜宁便成了蒙古人发泄怒火的对象。
喜宁被十几名蒙古大汗脱光了衣服,研究了一番太监的生理构造,而后觉得无趣的时候,便将其挂在了朱祁镇的不远处。
但喜宁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一名蒙古人提议比赛射箭,即是拿着喜宁做活靶子,在喜宁的惊呼求饶中一名蒙古人还是毫不犹豫的射出了这一箭。
这一箭只是射在喜宁的大腿上,虽然疼痛无比,但还有保存性命的可能。
喜宁还在不断的求饶,痛苦的呻吟。
他从未想过自己有这么一天,会是这样凌辱的死去。
若事先料到的话还不如在土木之变的时候,就被蒙古人杀了,这样自己在朝鲜的亲族也能好过一些。
而现在自己既已为蒙古做事,战争结束后大明一定会命令朝鲜的王族报复自己的亲族。
不过喜宁已经没有多少时间懊悔了。
第二个蒙古人的箭术要比第一个人好一些,一箭正中眉心,刺入了喜宁的脑袋中,而后喜宁便低下头去,鲜血顺着他的额头流落下来……
残暴的蒙古人在喜宁死后,并没有放过其尸体。
诸多的蒙古人还是弯弓射箭,不一会儿,喜宁周身都被射满了箭矢,一个不大的身体中竟被射了数百支的箭矢,远远看去,就像是一个被挂起来的刺猬。
而在一旁看着的朱祁镇,脸色煞白,低着头闭着眼睛,一点声音都不敢发出,怕引起这些残暴蒙古人的注意。
不过这些蒙古人从头到尾都没有想过杀了朱祁镇。
在他们看来朱祁镇是大明的皇帝,就算是过期的皇帝,也能换来很多金银财宝,显而易见,一个死的朱祁镇肯定没有活的有价值。
到了第二日清晨的时候,也先才注意到了被吊起来一夜之久半死不活的朱祁镇,与早就死绝了的喜宁。
他并没有惩罚那些蒙古人,而是命人将朱祁镇放了下来,交由他们瓦剌士兵看守。
此时的朱祁镇精神极度萎靡,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摧残让这个少年得志的天子知道,这个世界远不如他想的那么简单。
也先整顿军马,准备再一次的进攻北京城。
很多部落的首领被杀,导致军队离心离德,而这次的也先将瓦剌军留到了后边压阵督战,让其他部落的人先行冲锋。
这道命令出来后,便有很多蒙古人不服,但却是没有一个人敢说出来,因为蒙古人信奉强者,用兵如神纵横草原的也先就是他们所信奉的强者。
只有强者才能对强者发起挑战,而他们明显有些不够格与也先对着干。
而后蒙古人便在也先的命令下,朝着北京城蜂拥而去。
三十里的冲锋,喊杀声直冲云霄。
而北京城中也早就做好了准备,战鼓声咚咚作响,明军士气高昂的等着蒙古人的到来……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