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慢慢降临,破旧的寺庙中,一团火焰静静的燃烧。
叶明在不远处假寐,小慧儿认真的烤着一只刚刚捉住的兔子,伴随着兔肉被烤的金黄,小慧儿变得愈加兴奋。
突然间,叶明微微睁眼看向了寺庙外。
很快,寺庙外传来一道声音。
很快,一个书生打扮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男子三十多岁的模样,身上的衣着十分普通,唯有头顶有几尺才气喷涌,说明这是一位正经的读书人。
“见过这位兄台!”
中年男子一进来,就立刻向着叶明行了一礼,然后便自顾自找了个地方坐下,从怀中拿出一本古书,开始认真的研读。
目不转睛。
叶明注意到了这个男子,小慧儿自然也注意到了。
只不过对方并没有理会她这个小丫头片子,她也就不去理会对方,继续认真地烤着自己的兔子。
叶明也对那男子点了点头,然后继续假寐,只是留出了一分心神关注那男子。
能看出那男子并不是装模作样,而是在认真的研读古书,翻页的速度很慢,好像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他都要琢磨很久,有些想不通的地方还会让他眉头皱起来。
一直等到三更半夜,篝火都逐渐熄灭,这男子才依依不舍的放下古书,开始准备休息。
盘膝而坐,双目微闭,以极为正统的方式呼吸吐纳。
儒修虽然是修炼才气文意,但也要吐纳天地灵气,至少前期需要天地灵气改变自身,但对天地灵气的需求并不是那么的大。
注意到那中年男子似乎是开始修行了,叶明也就收回了心神,自己也开始休息。
次日天明,等到那中年男子睁眼之时,叶明和小慧儿已经开始享用早餐了。
中年男子睁眼,目光落到两人身上,愣了片刻,犹豫了一下,这才上前。
“昨天太晚,没有来打扰,这位小兄弟莫不是也要去赶考的?”
中年男子这番话是向着叶明询问的,把他问的一愣。
这个世界的读书人也需要科考吗?
中年男子见对方沉默不语,误以为是自己问的突兀。
他见那少年人一身的白衣白袍,有几分书生气质,身上不像是有修为在身的样子。
就误以为对方与自己一样是儒修。
不同于其他皇朝,在大周境内儒修的数量还是相当多的。
当今唯一的一位大儒就在大周,而且大周也是唯一还保留着科举制的皇朝。
“阁下想来是误会了,我并非是要去赶考,只是一路向东有些事情要办。”
叶明回答了一句。
那中年书生闻言,点了点头:“小兄弟既然是向东走,那么我们正好顺路,不如等下一同出发,路上有个照应。我是要去东方的州城参加这一届的州试。”
“中年书生发出来邀请,叶明倒是也没有拒绝,点点头答应下来。
反正对他来说这是无所谓的小事,两人顺路也不过是一天的路程,只不过对方所言的科考,让他来了兴趣。
一路上两人边走边聊,叶明打听到了几分信息。
知道了这中年男子姓刘,知道了对方是个儒修,如今差不多对应金丹境界。
所谓的科考与前世也差不太多。
找一群人层层考试,只是其中多了一个要求,修为境界。
参加第一次县试的儒修对修为没有要求,而第二次的府试就要求儒修必须有第二个境界,也就是对应筑基境界的修为。
而第三次的州试就要求有对应第三个金丹境界的修为。
面前的这个中年男子不过是刚刚突破到第三境,这次参加科考,听他说,似乎也并没有打算能够通过,只是想借科考之后,放榜之时对众考子的赐福来稳固自身修为。
对儒修来说,研读古书,做学问是一种修行方式,不停的科考,借国运之力也是一种修行方式。
大部分人都是双面齐头并进,就如这中年男子一般。
而这刘姓中年男子,与叶明聊天之际,也是心惊不已。
他没想到这年轻人看起来岁数不大,竟然有如此高的学问。
一开始聊天之时倒也不显,只不过双方谈及科考之后,互相聊天,内容就开始向学问之上转移。
一开始还是他卖弄几下,结果很快就被这少年人随口念出的诗句给惊艳到了。
一行三人很快来到了州城,找了一间客栈住下。
叶明原本是打算在这里与那个中年书生分别,结果一路上和对方谈科考,倒是勾起了他几分兴趣,听说再过个三五日就要举行州试。
于是他就打算在这里停上几天,等看完了这一次的科考,再继续向东出发。
找了一间客栈住下,时间倒是过得飞快。
三五天几乎也就是眨眼过去,然后见到那个刘姓书生收拾东西,准备前往考场。
叶明也就跟着过去。
两人一直来到贡院,等到的时候那里已经是有了不少的人,前后大约几百人。
数量不多,但也绝对算不上少。
看着他们经过检查后一个个走进贡院,很快就有阵法将整个贡院笼罩起来。
阻挡一切外来的窥视和信息传递。
当然这挡不住叶明的目光。
他找了附近一家相对较高的酒楼,坐在窗边注视着考场。
似乎是伴随着考试的开始,一道道才气喷涌,在空中演化文房四宝。
叶明很快注意到了那个刘姓书生。
好像是因为这一次的考题对他来说算不上艰难,他答题的速度很快。
而且伴随着他答题,他头顶之上的才气越喷越高。
在几百人之中大概能排到前30左右。
谁的才气最高呢?
叶明突然想到这个问题,目光着重地掠过考场,忽然间,他愣住了。
因为他在这一众考生之中竟然看到了一个相当之熟悉的身影。
自己的那个学生怎么也在这里?
而且他好像在这一些人中表现得最为出色。
因为他看到那个主考官转了一圈之后,又重新回到了方墨身边,轻捋着胡须,认真的看着他答题,时不时的点上一下头。
不用看也知道,对方恐怕相当欣赏自己的这个学生。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