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三十三章 反复筹划

第四百三十三章 反复筹划

“神鹰”航空兵接着一个星期都在不间断地针对日军多出重要目标实施攻击,搞得关东军上下头大之余,自己的消耗也不得了。

但是这样做确实起到了作用,最起码日军高层渐渐忘记了当初提心吊胆生怕“神鹰”出动特种部队找上门来的记忆。

为了准备此次作战行动,胡云峰和参谋总部几乎费尽心血。从气象、武器、人员、训练、情报、欺骗、航空侦察、计划、电磁干扰、精确制导、机场控制、运输机指挥、空中掩护等等,其复杂程度绝对不亚于一场大规模战役。对“神鹰”后勤、军工科技、多兵种协调、信息战、特种战、情报侦察和后方组织、指挥能力都提出了极大考验。

为什么要这样?难道不能出动飞机大规模轰炸吗?

这个问题是参与策划、组织的高级参谋们提出来的,对与这些疑问,陈际帆和胡云峰两人回答得令人非常信服。

尤其是陈际帆,在最后的参谋准备会上他的话很中肯:“以前我们出动特种部队,主要还是报复,没有考虑这么多,还好,运气总是站在我们这边,不但成功了,部队还能安全返回。可是现在,我们已经是一支拥有地空强大力量的大军了,又要面临着大规模的进攻作战,大家都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关东军就真的是豆腐一块,主要我们一打,就所向披靡吗?不是的!受物质力量所限,我们还无法在战争中使用最强大的火力和最先进的科技优势去赢得这场光复国土的战争,一句话,打关东军还是要靠我们后方的参谋尽职尽责,运筹帷幄,争取让前线将士少流一滴血,少死一个人,少毁一座城!要做得到这些,就需要我们不打则已,一旦开打就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占领东北境内主要资源城市和交通枢纽,以最快的速度切断东北和朝鲜的联系,这样我们才能在第二阶段行动中占据主动。至于为什么要针对731部队策划这样一个复杂的行动,你们参谋长会给出满意的答案。”

胡云峰能够担任参谋长,其实有几个长处,精通测绘还不算,他对二战史和民国史如数家珍,头脑灵活,有大局观和前瞻性,更难得的组织能力还不错,虽然弱于钟鼎城,可老钟是属于那种一板一眼执行任务的性格,战术上无可挑剔,战略上差了一些。

胡云峰接过话头:“此次任务的目标,表面看是两个,一是摧毁,二是得到731部队的一些资料。当然,第二个目标很难,但再难也要试一试,我们需要这些带着中国人冤魂的资料,不是要去研制化学武器,而是用来造福我中华百姓。我个人是不赞成使用生化武器的,不是怕什么国际舆论,而是一种正义!‘神鹰’之所以能够得到众多国际支持,是因为我们一直站在道义的制高点,我们再愤怒,也不能当禽兽!”

有参谋问道:“参谋长,您不是常常说,日本人都是支持战争的吗?他们一样是战争罪人啊,他们可以使用惨无人道的手段对付我们,我们为什么不行?”

胡云峰笑了,“不是说不行,比如此次抓住石井四郎和他手下的禽兽军官,我们将会在全世界面前对他实施残酷报复,但是这种报复要控制在理性的范围内,正如一个打了你,你可以还手,但你不能杀他全家是吧。好了,这个问题先放着,我要说的是,除了这两个表面目标,还有没有更深层次的目标呢?”

大家都在听。

“有!这次行动看起来是对前线战士的考验,实际上是对我们参谋部真正的考验!我们这里组织得越协调,准备得越充分,战士们的行动才更有成功的把握,才会更顺利,才会少流血。更重要的是,这一次行动将是未来全面进攻关东军的锻炼,那时候战线更宽,兵种更多,后勤压力更大,对我们的策划、组织、情报和指挥都提出最大规模的挑战,对新武器的运用也学会越来越多,我们需要这一次特战行动来锻炼自己。希望各位明白,战争中我们是大脑,‘神鹰’不能做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部队,因为这样的部队是没有任何前途的!”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句俗语正好道出了“神鹰”目前的境况,进攻关内的地面部队番号越来越多,什么势力都有,光是吃饭和装备,以“神鹰”的实力还能勉强应付,可现在又增加了大量的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到时候既有装甲部队正面突破,又有轻装步兵从山地迂回,既有空降又有登陆,这么多兵种组合在一起,战争难道是说打就能打的吗?

确实不是,不要说规模庞大的进攻战役,就连此次行动的准备,也是困难重重,参谋部的先不讲,担任攻击731基地的第一支队在训练中就遇上不少麻烦。

赵俊和罗玉刚在空降地域的选择上产生了巨大分歧。罗玉刚觉得,为了达成作战的突然性,应该空降在731部队基地内,以最迅猛的速度完成对四方楼和指挥中心大楼的攻击,抓捕石井四郎、拿到资料。

但是赵俊认为,在夜晚空降至731部队基地风险太大,一旦日军宪兵有所察觉,部队肯定会有巨大的伤亡。而且赵俊认为即使这样能成功,外面也要有部队,否则被人家一锅烩在里面就不好玩了。

两人商定下来,由罗玉刚率四十人精锐在731基地四方楼和指挥中心实施空降,落地后立刻展开攻击,并且安装无线电发射装置,然后向日军这些中枢地带突袭。

赵俊率其余一百余人部队和两辆武装吉普车在基地外几公里外降落成功,落地后集结部队迅速向731基地大门展开攻击。两支部队里应外合才能奏效,得手后立刻抢到日军卡车全速向北边马家沟机场撤退。

攻击731基地的关键,在于切断基地和外界的通讯,所以除了地面特工要不遗余力切断电话线外,还要在空中对这一地区实施强电磁干扰。

在保定机场,担任机场攻击和保卫的“猎鹰”已经演练过不少次。从第一架运输机落地后开出什么车辆和人员,首先占领什么地方和位置全部都演练一番。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行动还有美国飞行员参加,原因是C54运输机的驾驶不是短期内能掌握的,为了保险起见,陈际帆和杜利特少将经过筛选,选出了二十多名美军飞行员参与此次行动。很明显,美国人也在拭目以待。

美军飞行员也要反复训练,就像当初在航母上训练起飞去轰炸东京一样。他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将飞机按顺序安全降落、停放,然后在撤退的时候安全起飞,做到有条不紊。十架大型飞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很难。

不过,这样做很有效果,给外界造成美军运输机不断飞往保定的假象,一般人都会以为这是在给“神鹰”输血。

相对于他们这种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演练,参谋总部内那种不见硝烟的准备才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胡云峰一个人自然搞不定这么多事,事实上自从陈际帆下定决心要干,胡云峰就在内部秘密挑选精干人员,组成一个强有力的参谋部,全程负责此次行动的各种组织。

第一科负责作战计划的拟定,由于此前没什么经验,他们的计划也是不断从粗到细,不断修改和完善。他们的作战计划当然不仅仅是特种部队攻击那一点点,而是牵扯到航空兵的协调、空中掩护、空中电磁干扰、空中精确轰炸等等。除此之外,还要评估部队的武器和火力,最后还得有人在机场担任总指挥;

第二科按惯例自然是情报,他们负责实施欺骗、担任与前方高焕捷的特工联络,以及一切与此次行动相关的各方情报,还要不断结合空中侦察和地面侦察所得出的信息进行分析;

第三科负责武器和物资等后勤,所有特种部队需要的突击步枪、榴弹发射器、火箭筒、车辆、飞机以及中间所使用的各种复杂设备,还有飞机油料、维修保障、弹药以及特种兵装备等等,极其复杂。

正如胡云峰所说,自从作战开始策划,这个临时机构简直都忙疯了。所有参与行动的参谋吃住完全隔离,每天的电报多如牛毛,参谋人员绘制了不下百张图纸,第三科外勤人员奔波于各地,监督武器的运输、存放和分发。但是最让他们头疼的还是最后行动方案的制定。

按常规,此次行动一定要有至少两套以上的预案,而且所有预案都要求参与行动的各部门全部演练。

2月27日,第一次预案讨论会在参谋部进行。参加者除陈际帆、胡云峰外,两支特种部队主官也在,第一支队是赵俊、罗玉刚、王楚英、马嘉琪,第二支队是文川浩、徐扬和赵俊;航空兵总指挥吴世华、运输机总指挥霍克上校、电子干扰机总指挥林默中校以及参谋总部各科负责人。

会议开始当然是首先询问各部准备情况,比如说特种武器装备训练过程中的问题,针对模型在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两支部队先后进入哈尔滨的时间协调问题。比如说,空降兵和特种部队的武装车辆上安装的20mm加特林机炮,威力固然大,其实没必要,弹药装载成问题,建议改成加特林机枪。

地面部队的发言很快就被航空兵军官们接过去,比起地面部队,他们的问题更多。

美国人霍克上校和他的飞行员们这一个星期来对运输机都厌恶了,杜利特少将的命令很简单,在此期间他们无条件服从“神鹰”参谋总部指挥,这个倒没问题,反正这个星期的补贴相当高、只是他一直想不通,中国人费尽心思搞那么大动静,有无必要?

霍克上校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后,对陈际帆胡云峰等人还是很恭敬的,在中国的美军飞行员有谁不知道缅甸机场的事?

“霍克上校,你不理解我们的行动这没关系,那是因为你没有亲眼看见日本畜生在罪恶,你能想象将一个活生生的中国人放在解剖台上解剖吗?”

霍克上校和他的几个属下伸出舌头,旋即又摇摇头,他们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的上帝,这简直就不是人!将军的意思是日本人会这么干?”

“上校先生,不是会这么干,他们这些恶魔已经这么干了,这还不算,他们在中国人身上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细菌试验、毒气试验、还有各种烫伤、冻伤、高压、低压试验。这样的魔窟,难道不应该将它彻底摧毁吗?”

霍克上校似乎有点相信了,但是他说,“那么简单了,我们可以联合起来,把炸弹全部倾泻在这个魔鬼基地上不就可以了吗?将军,请允许我说一句,这样做太麻烦了。”

“霍克上校的神情告诉我,你不太相信,所以我们不光要摧毁它,而且还要找到罪证,这个基地的日本军官就是最好的人证。好了霍克上校,请你代表你们所有的飞行员,代表你们背后的祖国,代表那些为了消灭罪恶,争取自由而牺牲的美国士兵回答我,愿不愿意?”

霍克上校一时语塞,因为他明明看见陈际帆和周围所有中国人脸上的悲壮。霍克一个立正又一个军礼,“美利坚合众国驻华航空兵司令部斯文森.巴斯勒.霍克率全体飞行员服从将军的命令!”

思想工作做通后,霍克立刻提出了他们在训练中的意见,他们认为每一架运输机除了预计装载的人员,还要考虑到人员伤亡,也就是说一定要预留空间。换句话说,一定要对运输机的空间做出准确计算和评估。

参谋人员听得很认真,纷纷在本子上记录。

霍克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很现实,他担心日本人会动用炮兵轰炸机场,那样的话就全完了。

胡云峰解释道,运输机降落在机场的时间不会太长,基本上是特种部队控制机场后,那边的攻击部队就会赶到,整个时间不能超过三十分钟。

接下来牵扯就广了,空降兵能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完成任务后是否能准时到达机场?赶到机场后从什么地方进入等等。

这个需要航空兵指挥吴世华回答,他的部队要在空降兵特种部队完成任务后全力清除从哈尔滨到731基地之间所有区域,保证空降兵能顺利撤退。

这些又绕回来了,运输机上的第二组人员什么时候开始强行夺占机场?早了不行,那样第二组承受的压力很大,而且留给日军的反应时间太多,一旦日军有时间调集大炮就完了。当然也不能太晚,如果第一支队按计划赶到机场,却发现机场被日军团团包围,那也是扯淡的。

这个问题绝不是靠嘴能说得清楚的,大家一致认为必须进行一次演习。由空降兵主力部队担任蓝军,扮演日军做出各种各样的反应。参谋部人员全程跟踪,测量所需要的时间。

紧接着就是电子干扰的问题,他们提出,要想进行长时间的电子干扰,必须要求飞机有更长的滞空时间,这对于飞机油料是一个巨大考验。

胡云峰心想,对啊,没有空中加油技术,要求飞机在空中长时间滞留是不现实的。

当然,这个问题很快得到解决,航空兵出动多批次飞机,上面装备电子干扰机就好了,由于干扰区域不大,电子干扰机的功率要求也不高,数量多一些应该是没问题的。

经过大家对细节的仔细推敲,第一套方案终于出炉:

行动时间定在三天后,如天气突变则推迟,行动时间在凌晨四点前。吴世华亲自指挥航空兵出动,编队有十二架C47运输机,装载150名第一支队成员和两辆武装吉普;三架载有电子干扰设备的运输机轮番出动,对731基地周边空域实施强电磁干扰。四点整,第一支队罗玉刚率四十人在内,赵俊率主力在外,在内部发起进攻的时候,外面也要同时开始。

袭击731部队的行动不能超过半小时,第一支队必须完成以下目标,抓捕石井四郎和主要军官,获得资料和设备,如果时间紧迫可以放弃设备,三是拍照拿到证据,第四才是给轰炸机指示目标。其中第一和第四为主要目标。

没想到,罗玉刚一句话差点让行动流产。

他问,“那些被关押在基地的人怎么办?头,您记不记得,在南京中央医院的那颗手榴弹?那是您命令我给他们的啊!”

陈际帆怎会不记得,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永远也忘不了那个奄奄一息的军医官,他放弃了求生的机会,请陈际帆他们给他们几枚手榴弹,最后和鬼子同归于尽了。当时他们很弱小,连自己都顾不上,根本没法救人,只能眼睁睁……

“头,现在我们强大了,百多万大军啊,我们有医生,有专家,有药品,有飞机,为什么还要看着他们受苦?”罗玉刚喊道。

“罗汉,冷静点,咱们不还在商量吗?”胡云峰劝道。

陈际帆的眼睛里闪烁出泪花,他知道,如果救人的话,就只有把他们就上飞机送到这边隔离治疗,决不能让他们自由逃脱,这样会感染更多的人,而且日本人也不会放过他们的。但是救人谈何容易啊,时间紧迫不说,救出来后的隔离措施,运输机的容量等等都是问题。

文川浩终于说话了,“罗大哥,那些人是就不成的。”

罗玉刚回头冷冷地说,“你说。”

“如果我们没有这次行动,那些人必死,如果我们堂堂正正打过去,你还没到哈尔滨他们就完了。”

罗玉刚没有说话,他不是一个冲动的人,只是想到他们既然能到731魔窟,见到受难的同胞,难道还要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死去不成?

会场一片沉默。

大约五分钟后,胡云峰才说到:“全部救人是不现实的,哪里关押的不是几个几十个,甚至可能上千。这样好不好?”胡云峰转向陈际帆,“救出一部分未感染或者感染较轻的。”

霍克上校终于忍不住了,“事情如果真是这样,救人是不可能的。我建议邀请勇敢的战地记者参加,让他们亲自拍下这些恶魔的罪证。这样的话,或许上帝会原谅我们今天不得已的举动。”

霍克上校说的不得已,就是指轰炸机将731基地里面所有的人和建筑全部夷平,当然,这里面也包括那些被抓的实验对象。

陈际帆含着泪点点头。这一回他要找到最勇敢的战地记者,甚至是成天要求让他上封面的《时代》周刊记者,还有英国记者。

赵俊道:“头,我还是希望能救出一些人,真的。小胡,不,参谋长,现在增加运输机还来得及,干吧!”

胡云峰道:“好吧,增加四架C47运输机,三架用来搭载医生和病人,一架是战地记者和特工,它们最后降落,最先起飞,所有战斗人员最后撤出!”

预案讨论继续进行,第一支队的火力收拾731基地内只有轻武器的宪兵不成问题,路上的撤退也不成问题,路线已经由高焕捷实地侦察过了,问题不大。而且还有空中掩护。

在他们撤退过程中,“神鹰”航空兵开始对机场进行骚扰性攻击,引出机场的防空火力,然后干掉,这里也有关键,防空火力必须侦察到位,就算牺牲战斗机,也要将防空火力全部干掉。当然,如果机场附近的特工能够指示方位进行精确轰炸最好不过了。

第二支队在短时间内拿下机场也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必须有效阻击附近日军的增援,而且还不能将战场限定在机场,否则极易被包围。所以“猎鹰”在人数不多的情况下还要有足够的火力,讨论下来决定增加两辆车,为了不增加运输机的空间,所有战斗车辆不必撤回,卸下武器后全部炸掉。

“猎鹰”有强大火力后,可以将战场拓宽,给第一支队留出通道,保证安全撤回。

第一套预案完成后,实际上所谓的第二套预案也已经形成,就是万一出现意外,各部队怎么办?这里面的意外有两个,一是第一支队能不能在最短时间干脆利落消灭所有宪兵,毕竟,这里面有多少部队不清楚。赵俊认为既然车辆不必撤退,那不如多给他们增加几辆好了。一辆车抵得上日军一个中队,他就不行鬼子能挡得住这么强大火力的袭击。

同意!增加车辆在第一支队这边是必要的,万一缴获的卡车不够?万一在降落时候有损坏,万一鬼子很强悍这些。反正所有车辆不必撤回。

“好,给你们增加四辆车,前提就是干净利落地消灭敌人!抢到更多的资料,尽可能救出更多的人!”

赵俊这边解决,剩下的问题就是机场那边,要求高焕捷在运输机到达之前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塔楼,即使拿不下,也要保证塔楼的安全,这是最重要的。

讨论下来,大家都觉得单靠小高那二十多没有重武器的人实在太冒险了,文川浩提议,可以先降落一架C47,上面一辆车和十个人应该没问题,他们可以首先控制跑道,然后掩护小高控制塔台。

这个方案比较稳妥,通过了。

既然通过,就不能在纸上谈兵了,还有三天时间,各部都要加紧训练,陈际帆负责去物色记者,凭他的外交才能应该没问题。

确实如此,在行动开始前一天,陈际帆通过鹰眼将《时代》周刊记者、《泰晤士报记者等英美主流媒体记者叫来,为了显示公正,他还找了两个中立国家的记者。当然,这些记者都是平日里查过底细的,不仅来路光明,而且本人富有正义感。

天!这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啊,和“神鹰”的英雄们一到执行任务,能抓到第一手材料,这种好事谁不干?

为了安全和保密的需要,陈际帆把他们“监禁”了30个小时,这也可以理解。虽然记者们不知道他们要去哪儿,可一想到能得到爆炸性的新闻,便接受了。

万事俱备,气象部门发来好消息,这几天天气不错。

“好啊,这是苍天开眼了!行动!”陈际帆激动万分。

我们在欣赏很多著名的特种战的时候,除了看到执行任务的特种部队和他们超强的装备外,忽略了在他们后面有一个强大的参谋部门。这才是关键!本章想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