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1章
许心素在福建的统治手段基本就是家天下的传统套路,而许氏家族这些年也的确涌现出了不少能人,因此才能完全架空了朝廷,取而代之对福建实施统治。
当然了,能有这样的局面,还因为许家年轻一辈的佼佼者几乎都有在海汉留学的经历,所学到的本事都用在实处。这个群体对于海汉理念的接受和认同程度也比较高,要说服这些人今后把福建地区并入海汉,其实难度不算太大。反倒是病榻上的许心素对此仍有一些执念,担心海汉吞并福建之后,家族在本地的地位和利益会遭受影响,难以再保持今时今日的风光。
海汉执委会向许心素提出,福建并入海汉之后,许氏家族的现有家产和生意都将会得以保留,许氏族人在任的地方文武官员,也将以自愿转职的形式成为海汉官员。
许氏家族麾下的各路兵马,都将在整编之后获得海汉军的正式番号和编制,但指挥体系不会出现大的变动,许裕兴、许裕拙、许甲齐、董尚义等高级官员仍将继续担任各自部队的指挥官,保留他们在福建地方上的军事指挥权。但今后这些部队的征兵、训练、列装、调动、人事任命及作战行动等等,都必须接受海汉国防部的统一安排。
许家军的实力在大明境内肯定算是一等一的强军,但这支武装的实力有一多半是依托于海汉提供的各种先进军备和战术,许心素自己也很明白如果不答应海汉的要求,那么许家军很有可能会就此失去海汉的支持,届时战力必然会大打折扣。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很清楚许家军的实力并不足以跟海汉军叫板,如果海汉下决心要使用武力吞并福建,到那时候许家恐怕就难以再用谈判的手段来保住自身利益了。
于是在进行了半个月的谈判之后,许心素原则上同意了海汉执委会的提议,将福建地区的统治权交到海汉手上。当然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福建下辖八府一州,大小城池数十处,三百余万人口,要完成全面交接可并不简单。特别是涉及政务、账目、军事等关键事务的交接工作,还会有大量需要双方慢慢协商解决的细节问题。
九月,海汉通过官方渠道告知大明,为了保证福建地区的社会安定,海汉将暂时代为接管当地的军政事务。当然这只是一种比较婉转的说法,这对崇祯来说并不陌生,先前海汉吞并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南方两广地区的时候,也是使用了类似的说辞。
崇祯看到这份外交文件,自然明白海汉这是要将福建也纳入治下了。他虽然对此感到很愤怒,但也知道大明很难出手干涉此事。许心素在福建当土皇帝已经有十几年了,朝廷早就失去了对福建的掌控力。
崇祯在这些年里也不是没考虑过用武力收复福建,但问题是许家军兵强马壮,而且常年随海汉军在海外各地征战,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福建周围可没有哪支明军能与其正面对抗。更何况许心素背后就是海汉人,如果对福建动兵,崇祯也很担心会因此给海汉提供了军事介入大明内部事务的借口。
加之大明以前内忧外患不断,相较福建还有更为迫切的危机需要处理,崇祯也不愿主动引爆这个定时炸弹,所以就这么一直睁只眼闭只眼地坐视许心素在福建经营,从未采取过比较激进的干涉手段。
拖拖拉拉十多年,终于还是发展成了崇祯不愿见到的局面。他也知道海汉拿下福建之后,恐怕大明就不太可能再通过谈判的形式收复这个地区了,但以大明目前的实力,又难以用军事手段去挑战海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
在双方达成协议后,许心素便立刻召集家族骨干,向他们传达了自己的决定。他自知时日无多,如果不立刻着手安排过渡事宜,那自己死后如果家族对并入海汉一事意见不一,恐怕就会惹出弥天大祸。
许心素并未隐瞒自己的病情,所以他作出的安排基本就算是临终嘱托了,家族中人对他敬畏有加,倒也没什么人公然反对这样的安排。
九月,许心素在漳州城病逝。提前赶到漳州的宁崎代表海汉出席了许心素的治丧活动,并对许心素在治理福建方面所作出的功绩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客观来说,许心素上位之后的确是让福建的社会环境安定了许多,不但清理了以十八芝为首的海盗武装,而且还打通了对外的贸易商路,让福建的外贸规模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而这个时期的大明,经济良好,社会安定,就已经是国内很多地方求之不得的条件了。而且大明朝廷向地方加派的辽饷、练饷、剿饷,在福建统统都没有效力,因此福建百姓的赋税负担相对国内其他地方要轻得多,生活水平自然也要更好一些。所以在许心素掌权期间有大量人口从内陆迁居到福建,间接为当地带去了大量的财富和劳动力。
这十几年里国内兵荒马乱,而福建境内却发展迅速,虽说比不了海汉治下地区,但在大明境内却已经是数一数二的好地方了。因此许心素在福建地方上拥有极高的威望,对他过世前作出让福建并入海汉的安排,福建各界也大多表示了理解和支持。
当然还是会有极少数腐儒文人坚持认为大明才是正统王朝,福建应该回归大明治下,而不是投靠外邦。不过持有这种论调的人毕竟是少数,也根本无力抵抗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或许是不想破坏福建这边的社会气氛,宁崎也没有让许家人对这些异见人士施以刑罚,只是将他们逐出福建了事。既然这些人觉得大明更好,那就让他们去大明治下的地区定居,自行体会到底是哪边的环境更胜一筹。 许心素在福建的统治手段基本就是家天下的传统套路,而许氏家族这些年也的确涌现出了不少能人,因此才能完全架空了朝廷,取而代之对福建实施统治。
当然了,能有这样的局面,还因为许家年轻一辈的佼佼者几乎都有在海汉留学的经历,所学到的本事都用在实处。这个群体对于海汉理念的接受和认同程度也比较高,要说服这些人今后把福建地区并入海汉,其实难度不算太大。反倒是病榻上的许心素对此仍有一些执念,担心海汉吞并福建之后,家族在本地的地位和利益会遭受影响,难以再保持今时今日的风光。
海汉执委会向许心素提出,福建并入海汉之后,许氏家族的现有家产和生意都将会得以保留,许氏族人在任的地方文武官员,也将以自愿转职的形式成为海汉官员。
许氏家族麾下的各路兵马,都将在整编之后获得海汉军的正式番号和编制,但指挥体系不会出现大的变动,许裕兴、许裕拙、许甲齐、董尚义等高级官员仍将继续担任各自部队的指挥官,保留他们在福建地方上的军事指挥权。但今后这些部队的征兵、训练、列装、调动、人事任命及作战行动等等,都必须接受海汉国防部的统一安排。
许家军的实力在大明境内肯定算是一等一的强军,但这支武装的实力有一多半是依托于海汉提供的各种先进军备和战术,许心素自己也很明白如果不答应海汉的要求,那么许家军很有可能会就此失去海汉的支持,届时战力必然会大打折扣。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很清楚许家军的实力并不足以跟海汉军叫板,如果海汉下决心要使用武力吞并福建,到那时候许家恐怕就难以再用谈判的手段来保住自身利益了。
于是在进行了半个月的谈判之后,许心素原则上同意了海汉执委会的提议,将福建地区的统治权交到海汉手上。当然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福建下辖八府一州,大小城池数十处,三百余万人口,要完成全面交接可并不简单。特别是涉及政务、账目、军事等关键事务的交接工作,还会有大量需要双方慢慢协商解决的细节问题。
九月,海汉通过官方渠道告知大明,为了保证福建地区的社会安定,海汉将暂时代为接管当地的军政事务。当然这只是一种比较婉转的说法,这对崇祯来说并不陌生,先前海汉吞并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南方两广地区的时候,也是使用了类似的说辞。
崇祯看到这份外交文件,自然明白海汉这是要将福建也纳入治下了。他虽然对此感到很愤怒,但也知道大明很难出手干涉此事。许心素在福建当土皇帝已经有十几年了,朝廷早就失去了对福建的掌控力。
崇祯在这些年里也不是没考虑过用武力收复福建,但问题是许家军兵强马壮,而且常年随海汉军在海外各地征战,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福建周围可没有哪支明军能与其正面对抗。更何况许心素背后就是海汉人,如果对福建动兵,崇祯也很担心会因此给海汉提供了军事介入大明内部事务的借口。
加之大明以前内忧外患不断,相较福建还有更为迫切的危机需要处理,崇祯也不愿主动引爆这个定时炸弹,所以就这么一直睁只眼闭只眼地坐视许心素在福建经营,从未采取过比较激进的干涉手段。
拖拖拉拉十多年,终于还是发展成了崇祯不愿见到的局面。他也知道海汉拿下福建之后,恐怕大明就不太可能再通过谈判的形式收复这个地区了,但以大明目前的实力,又难以用军事手段去挑战海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
在双方达成协议后,许心素便立刻召集家族骨干,向他们传达了自己的决定。他自知时日无多,如果不立刻着手安排过渡事宜,那自己死后如果家族对并入海汉一事意见不一,恐怕就会惹出弥天大祸。
许心素并未隐瞒自己的病情,所以他作出的安排基本就算是临终嘱托了,家族中人对他敬畏有加,倒也没什么人公然反对这样的安排。
九月,许心素在漳州城病逝。提前赶到漳州的宁崎代表海汉出席了许心素的治丧活动,并对许心素在治理福建方面所作出的功绩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客观来说,许心素上位之后的确是让福建的社会环境安定了许多,不但清理了以十八芝为首的海盗武装,而且还打通了对外的贸易商路,让福建的外贸规模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而这个时期的大明,经济良好,社会安定,就已经是国内很多地方求之不得的条件了。而且大明朝廷向地方加派的辽饷、练饷、剿饷,在福建统统都没有效力,因此福建百姓的赋税负担相对国内其他地方要轻得多,生活水平自然也要更好一些。所以在许心素掌权期间有大量人口从内陆迁居到福建,间接为当地带去了大量的财富和劳动力。
这十几年里国内兵荒马乱,而福建境内却发展迅速,虽说比不了海汉治下地区,但在大明境内却已经是数一数二的好地方了。因此许心素在福建地方上拥有极高的威望,对他过世前作出让福建并入海汉的安排,福建各界也大多表示了理解和支持。
当然还是会有极少数腐儒文人坚持认为大明才是正统王朝,福建应该回归大明治下,而不是投靠外邦。不过持有这种论调的人毕竟是少数,也根本无力抵抗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或许是不想破坏福建这边的社会气氛,宁崎也没有让许家人对这些异见人士施以刑罚,只是将他们逐出福建了事。既然这些人觉得大明更好,那就让他们去大明治下的地区定居,自行体会到底是哪边的环境更胜一筹。 展开全部内容
当然了,能有这样的局面,还因为许家年轻一辈的佼佼者几乎都有在海汉留学的经历,所学到的本事都用在实处。这个群体对于海汉理念的接受和认同程度也比较高,要说服这些人今后把福建地区并入海汉,其实难度不算太大。反倒是病榻上的许心素对此仍有一些执念,担心海汉吞并福建之后,家族在本地的地位和利益会遭受影响,难以再保持今时今日的风光。
海汉执委会向许心素提出,福建并入海汉之后,许氏家族的现有家产和生意都将会得以保留,许氏族人在任的地方文武官员,也将以自愿转职的形式成为海汉官员。
许氏家族麾下的各路兵马,都将在整编之后获得海汉军的正式番号和编制,但指挥体系不会出现大的变动,许裕兴、许裕拙、许甲齐、董尚义等高级官员仍将继续担任各自部队的指挥官,保留他们在福建地方上的军事指挥权。但今后这些部队的征兵、训练、列装、调动、人事任命及作战行动等等,都必须接受海汉国防部的统一安排。
许家军的实力在大明境内肯定算是一等一的强军,但这支武装的实力有一多半是依托于海汉提供的各种先进军备和战术,许心素自己也很明白如果不答应海汉的要求,那么许家军很有可能会就此失去海汉的支持,届时战力必然会大打折扣。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很清楚许家军的实力并不足以跟海汉军叫板,如果海汉下决心要使用武力吞并福建,到那时候许家恐怕就难以再用谈判的手段来保住自身利益了。
于是在进行了半个月的谈判之后,许心素原则上同意了海汉执委会的提议,将福建地区的统治权交到海汉手上。当然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福建下辖八府一州,大小城池数十处,三百余万人口,要完成全面交接可并不简单。特别是涉及政务、账目、军事等关键事务的交接工作,还会有大量需要双方慢慢协商解决的细节问题。
九月,海汉通过官方渠道告知大明,为了保证福建地区的社会安定,海汉将暂时代为接管当地的军政事务。当然这只是一种比较婉转的说法,这对崇祯来说并不陌生,先前海汉吞并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南方两广地区的时候,也是使用了类似的说辞。
崇祯看到这份外交文件,自然明白海汉这是要将福建也纳入治下了。他虽然对此感到很愤怒,但也知道大明很难出手干涉此事。许心素在福建当土皇帝已经有十几年了,朝廷早就失去了对福建的掌控力。
崇祯在这些年里也不是没考虑过用武力收复福建,但问题是许家军兵强马壮,而且常年随海汉军在海外各地征战,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福建周围可没有哪支明军能与其正面对抗。更何况许心素背后就是海汉人,如果对福建动兵,崇祯也很担心会因此给海汉提供了军事介入大明内部事务的借口。
加之大明以前内忧外患不断,相较福建还有更为迫切的危机需要处理,崇祯也不愿主动引爆这个定时炸弹,所以就这么一直睁只眼闭只眼地坐视许心素在福建经营,从未采取过比较激进的干涉手段。
拖拖拉拉十多年,终于还是发展成了崇祯不愿见到的局面。他也知道海汉拿下福建之后,恐怕大明就不太可能再通过谈判的形式收复这个地区了,但以大明目前的实力,又难以用军事手段去挑战海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
在双方达成协议后,许心素便立刻召集家族骨干,向他们传达了自己的决定。他自知时日无多,如果不立刻着手安排过渡事宜,那自己死后如果家族对并入海汉一事意见不一,恐怕就会惹出弥天大祸。
许心素并未隐瞒自己的病情,所以他作出的安排基本就算是临终嘱托了,家族中人对他敬畏有加,倒也没什么人公然反对这样的安排。
九月,许心素在漳州城病逝。提前赶到漳州的宁崎代表海汉出席了许心素的治丧活动,并对许心素在治理福建方面所作出的功绩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客观来说,许心素上位之后的确是让福建的社会环境安定了许多,不但清理了以十八芝为首的海盗武装,而且还打通了对外的贸易商路,让福建的外贸规模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而这个时期的大明,经济良好,社会安定,就已经是国内很多地方求之不得的条件了。而且大明朝廷向地方加派的辽饷、练饷、剿饷,在福建统统都没有效力,因此福建百姓的赋税负担相对国内其他地方要轻得多,生活水平自然也要更好一些。所以在许心素掌权期间有大量人口从内陆迁居到福建,间接为当地带去了大量的财富和劳动力。
这十几年里国内兵荒马乱,而福建境内却发展迅速,虽说比不了海汉治下地区,但在大明境内却已经是数一数二的好地方了。因此许心素在福建地方上拥有极高的威望,对他过世前作出让福建并入海汉的安排,福建各界也大多表示了理解和支持。
当然还是会有极少数腐儒文人坚持认为大明才是正统王朝,福建应该回归大明治下,而不是投靠外邦。不过持有这种论调的人毕竟是少数,也根本无力抵抗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或许是不想破坏福建这边的社会气氛,宁崎也没有让许家人对这些异见人士施以刑罚,只是将他们逐出福建了事。既然这些人觉得大明更好,那就让他们去大明治下的地区定居,自行体会到底是哪边的环境更胜一筹。 许心素在福建的统治手段基本就是家天下的传统套路,而许氏家族这些年也的确涌现出了不少能人,因此才能完全架空了朝廷,取而代之对福建实施统治。
当然了,能有这样的局面,还因为许家年轻一辈的佼佼者几乎都有在海汉留学的经历,所学到的本事都用在实处。这个群体对于海汉理念的接受和认同程度也比较高,要说服这些人今后把福建地区并入海汉,其实难度不算太大。反倒是病榻上的许心素对此仍有一些执念,担心海汉吞并福建之后,家族在本地的地位和利益会遭受影响,难以再保持今时今日的风光。
海汉执委会向许心素提出,福建并入海汉之后,许氏家族的现有家产和生意都将会得以保留,许氏族人在任的地方文武官员,也将以自愿转职的形式成为海汉官员。
许氏家族麾下的各路兵马,都将在整编之后获得海汉军的正式番号和编制,但指挥体系不会出现大的变动,许裕兴、许裕拙、许甲齐、董尚义等高级官员仍将继续担任各自部队的指挥官,保留他们在福建地方上的军事指挥权。但今后这些部队的征兵、训练、列装、调动、人事任命及作战行动等等,都必须接受海汉国防部的统一安排。
许家军的实力在大明境内肯定算是一等一的强军,但这支武装的实力有一多半是依托于海汉提供的各种先进军备和战术,许心素自己也很明白如果不答应海汉的要求,那么许家军很有可能会就此失去海汉的支持,届时战力必然会大打折扣。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很清楚许家军的实力并不足以跟海汉军叫板,如果海汉下决心要使用武力吞并福建,到那时候许家恐怕就难以再用谈判的手段来保住自身利益了。
于是在进行了半个月的谈判之后,许心素原则上同意了海汉执委会的提议,将福建地区的统治权交到海汉手上。当然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福建下辖八府一州,大小城池数十处,三百余万人口,要完成全面交接可并不简单。特别是涉及政务、账目、军事等关键事务的交接工作,还会有大量需要双方慢慢协商解决的细节问题。
九月,海汉通过官方渠道告知大明,为了保证福建地区的社会安定,海汉将暂时代为接管当地的军政事务。当然这只是一种比较婉转的说法,这对崇祯来说并不陌生,先前海汉吞并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南方两广地区的时候,也是使用了类似的说辞。
崇祯看到这份外交文件,自然明白海汉这是要将福建也纳入治下了。他虽然对此感到很愤怒,但也知道大明很难出手干涉此事。许心素在福建当土皇帝已经有十几年了,朝廷早就失去了对福建的掌控力。
崇祯在这些年里也不是没考虑过用武力收复福建,但问题是许家军兵强马壮,而且常年随海汉军在海外各地征战,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福建周围可没有哪支明军能与其正面对抗。更何况许心素背后就是海汉人,如果对福建动兵,崇祯也很担心会因此给海汉提供了军事介入大明内部事务的借口。
加之大明以前内忧外患不断,相较福建还有更为迫切的危机需要处理,崇祯也不愿主动引爆这个定时炸弹,所以就这么一直睁只眼闭只眼地坐视许心素在福建经营,从未采取过比较激进的干涉手段。
拖拖拉拉十多年,终于还是发展成了崇祯不愿见到的局面。他也知道海汉拿下福建之后,恐怕大明就不太可能再通过谈判的形式收复这个地区了,但以大明目前的实力,又难以用军事手段去挑战海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
在双方达成协议后,许心素便立刻召集家族骨干,向他们传达了自己的决定。他自知时日无多,如果不立刻着手安排过渡事宜,那自己死后如果家族对并入海汉一事意见不一,恐怕就会惹出弥天大祸。
许心素并未隐瞒自己的病情,所以他作出的安排基本就算是临终嘱托了,家族中人对他敬畏有加,倒也没什么人公然反对这样的安排。
九月,许心素在漳州城病逝。提前赶到漳州的宁崎代表海汉出席了许心素的治丧活动,并对许心素在治理福建方面所作出的功绩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客观来说,许心素上位之后的确是让福建的社会环境安定了许多,不但清理了以十八芝为首的海盗武装,而且还打通了对外的贸易商路,让福建的外贸规模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而这个时期的大明,经济良好,社会安定,就已经是国内很多地方求之不得的条件了。而且大明朝廷向地方加派的辽饷、练饷、剿饷,在福建统统都没有效力,因此福建百姓的赋税负担相对国内其他地方要轻得多,生活水平自然也要更好一些。所以在许心素掌权期间有大量人口从内陆迁居到福建,间接为当地带去了大量的财富和劳动力。
这十几年里国内兵荒马乱,而福建境内却发展迅速,虽说比不了海汉治下地区,但在大明境内却已经是数一数二的好地方了。因此许心素在福建地方上拥有极高的威望,对他过世前作出让福建并入海汉的安排,福建各界也大多表示了理解和支持。
当然还是会有极少数腐儒文人坚持认为大明才是正统王朝,福建应该回归大明治下,而不是投靠外邦。不过持有这种论调的人毕竟是少数,也根本无力抵抗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或许是不想破坏福建这边的社会气氛,宁崎也没有让许家人对这些异见人士施以刑罚,只是将他们逐出福建了事。既然这些人觉得大明更好,那就让他们去大明治下的地区定居,自行体会到底是哪边的环境更胜一筹。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