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抖的艺术
话说那西牛贺洲,有一小国,国民皆信佛,历代的君主都很贤明,以至于从来没有过人民起义造反的事儿。但据一些研究历史的有识之士说,那只是由于国民的惰性和奴性在作怪。他们这样对笔者说:“就像你们防疫站的站长,数年来一直骑在你们头上作威作福,生活腐化,道德败坏。用公款吃喝、旅游、养小蜜。你们的家属楼经市质检站监测,被定为不合格工程,对于所有的这些,你们谁敢放半个屁,只怕替他唱赞歌都来不及呢。”听他这样说,笔者的脸一下子红了,竟哑口无言。可笔者仍是要说,那个国家历代的君主确是很贤明的。但是,当王位传到第三十六代的时候,继位的却是一个不男不女的天生的阴阳人。当然,在那个国家,这是个秘密,至少在那位阴阳人国王在位的时候如此。这位国王由于自己的先天不足,颇感自卑,逐渐地便养成了一种变态的心理。过度的自卑往往导向极度的自尊,这位国王便是如此。他为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而陶醉。在他每天的白日梦中,他是宇宙的主宰,是古往今来最伟大最贤明的君主:凡是异人,必有异相,舜是重瞳,刘备臂长过膝,而他自己竟能一身而兼阴阳。当然,他还没有强大到真的去征服别的国家,他只是这么想想罢了。他最喜欢看他的臣民匍伏在他脚下瑟瑟发抖的样子了,这种时候,他往往感到无穷地满足。为此,满朝的文武百官都竟相学习发抖的艺术。因为,谁抖得好,谁能令国王满意,谁就能升官发财。所谓“上行下效”很快,便在全国形成了一种风气。
开始“发抖的艺术”大致可分为两派。其一为“战战兢兢,汗不敢出”派,其二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派。不久,便又崛起了第三派,即“调和派”许多学者为这三派的优劣争得面红耳赤,甚至破口大骂,大打出手。据有关人士统计,当时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名学者参加了这场空前绝后的论战,为此用掉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吨纸,若干吨墨水(此项统计工作正在进行,尚未得出确切结果)。其实,他们争论的焦点不外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脸色应该白还是应该红的好;第二,身体抖动的频率应越快越好,还是如老子所说的“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的好;第三,心跳加速好还是心跳停滞好。总之,必须讨得国王的喜欢。但国王总是反复无常,以至于没有人摸得透他到底最喜欢哪一种抖法。因此,这三派虽然人才辈出,但往往也只是各领风骚三五天。
发抖亦很快成了一种带民俗学意义的“行为艺术”——就像我们跟熟人见面的时候说“你好”或点点头或握握手一样,他们一见面就全身发抖,以示礼貌或尊敬。世界上恐怕只有他们才能将这门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和登峰造极的地步。他们抖动的方式千奇百怪,以至于没有任何俩个人的抖动方式相同,为此,他们常自诩为最富创造性的民族。发抖促进了这个国家旅游业的发展——很多喜欢异国情调的人到这里来只是为了一饱“发抖”的风采。在那个时代,不管是音乐绘画还建筑雕塑,总之,一门艺术要是不能和发抖扯上或多或少或远或近的关系,那简直算不得艺术。“艺术的本质就是发抖”和“发抖是最高的艺术”是他们说得最多的两句话。
在这个国家里唯一不发抖的便是国王。每天早朝的时候,他总是拿着一把指甲剪修理自己的指甲,翻来覆去的看着自己的双手。眼睛的余光却欣赏着满朝文武的“发抖”的现场表演。每当这时刻,他都感到无比的快乐。他为自己移风易俗开创了一代新风而感到无比自豪。
在无比的自豪与满足中,这位伟大的国王渐渐地老去,这个国家便再也没有“唯一不发抖”的人了——因为老国王的手与身体在岁月的重压下也止不住地发抖了;最后,他像世界上所有的人一样进入了坟墓。国人都很悲哀,为他举行了盛况空前的葬礼。全国上下都一齐发抖向这位伟大的国王致哀,在他们的历史书里,他们称这位国王为有史以来最英明最伟大的国王。在他在位期间,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话说那西牛贺洲,有一小国,国民皆信佛,历代的君主都很贤明,以至于从来没有过人民起义造反的事儿。但据一些研究历史的有识之士说,那只是由于国民的惰性和奴性在作怪。他们这样对笔者说:“就像你们防疫站的站长,数年来一直骑在你们头上作威作福,生活腐化,道德败坏。用公款吃喝、旅游、养小蜜。你们的家属楼经市质检站监测,被定为不合格工程,对于所有的这些,你们谁敢放半个屁,只怕替他唱赞歌都来不及呢。”听他这样说,笔者的脸一下子红了,竟哑口无言。可笔者仍是要说,那个国家历代的君主确是很贤明的。但是,当王位传到第三十六代的时候,继位的却是一个不男不女的天生的阴阳人。当然,在那个国家,这是个秘密,至少在那位阴阳人国王在位的时候如此。这位国王由于自己的先天不足,颇感自卑,逐渐地便养成了一种变态的心理。过度的自卑往往导向极度的自尊,这位国王便是如此。他为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而陶醉。在他每天的白日梦中,他是宇宙的主宰,是古往今来最伟大最贤明的君主:凡是异人,必有异相,舜是重瞳,刘备臂长过膝,而他自己竟能一身而兼阴阳。当然,他还没有强大到真的去征服别的国家,他只是这么想想罢了。他最喜欢看他的臣民匍伏在他脚下瑟瑟发抖的样子了,这种时候,他往往感到无穷地满足。为此,满朝的文武百官都竟相学习发抖的艺术。因为,谁抖得好,谁能令国王满意,谁就能升官发财。所谓“上行下效”很快,便在全国形成了一种风气。
开始“发抖的艺术”大致可分为两派。其一为“战战兢兢,汗不敢出”派,其二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派。不久,便又崛起了第三派,即“调和派”许多学者为这三派的优劣争得面红耳赤,甚至破口大骂,大打出手。据有关人士统计,当时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名学者参加了这场空前绝后的论战,为此用掉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吨纸,若干吨墨水(此项统计工作正在进行,尚未得出确切结果)。其实,他们争论的焦点不外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脸色应该白还是应该红的好;第二,身体抖动的频率应越快越好,还是如老子所说的“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的好;第三,心跳加速好还是心跳停滞好。总之,必须讨得国王的喜欢。但国王总是反复无常,以至于没有人摸得透他到底最喜欢哪一种抖法。因此,这三派虽然人才辈出,但往往也只是各领风骚三五天。
发抖亦很快成了一种带民俗学意义的“行为艺术”——就像我们跟熟人见面的时候说“你好”或点点头或握握手一样,他们一见面就全身发抖,以示礼貌或尊敬。世界上恐怕只有他们才能将这门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和登峰造极的地步。他们抖动的方式千奇百怪,以至于没有任何俩个人的抖动方式相同,为此,他们常自诩为最富创造性的民族。发抖促进了这个国家旅游业的发展——很多喜欢异国情调的人到这里来只是为了一饱“发抖”的风采。在那个时代,不管是音乐绘画还建筑雕塑,总之,一门艺术要是不能和发抖扯上或多或少或远或近的关系,那简直算不得艺术。“艺术的本质就是发抖”和“发抖是最高的艺术”是他们说得最多的两句话。
在这个国家里唯一不发抖的便是国王。每天早朝的时候,他总是拿着一把指甲剪修理自己的指甲,翻来覆去的看着自己的双手。眼睛的余光却欣赏着满朝文武的“发抖”的现场表演。每当这时刻,他都感到无比的快乐。他为自己移风易俗开创了一代新风而感到无比自豪。
在无比的自豪与满足中,这位伟大的国王渐渐地老去,这个国家便再也没有“唯一不发抖”的人了——因为老国王的手与身体在岁月的重压下也止不住地发抖了;最后,他像世界上所有的人一样进入了坟墓。国人都很悲哀,为他举行了盛况空前的葬礼。全国上下都一齐发抖向这位伟大的国王致哀,在他们的历史书里,他们称这位国王为有史以来最英明最伟大的国王。在他在位期间,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展开全部内容
开始“发抖的艺术”大致可分为两派。其一为“战战兢兢,汗不敢出”派,其二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派。不久,便又崛起了第三派,即“调和派”许多学者为这三派的优劣争得面红耳赤,甚至破口大骂,大打出手。据有关人士统计,当时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名学者参加了这场空前绝后的论战,为此用掉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吨纸,若干吨墨水(此项统计工作正在进行,尚未得出确切结果)。其实,他们争论的焦点不外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脸色应该白还是应该红的好;第二,身体抖动的频率应越快越好,还是如老子所说的“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的好;第三,心跳加速好还是心跳停滞好。总之,必须讨得国王的喜欢。但国王总是反复无常,以至于没有人摸得透他到底最喜欢哪一种抖法。因此,这三派虽然人才辈出,但往往也只是各领风骚三五天。
发抖亦很快成了一种带民俗学意义的“行为艺术”——就像我们跟熟人见面的时候说“你好”或点点头或握握手一样,他们一见面就全身发抖,以示礼貌或尊敬。世界上恐怕只有他们才能将这门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和登峰造极的地步。他们抖动的方式千奇百怪,以至于没有任何俩个人的抖动方式相同,为此,他们常自诩为最富创造性的民族。发抖促进了这个国家旅游业的发展——很多喜欢异国情调的人到这里来只是为了一饱“发抖”的风采。在那个时代,不管是音乐绘画还建筑雕塑,总之,一门艺术要是不能和发抖扯上或多或少或远或近的关系,那简直算不得艺术。“艺术的本质就是发抖”和“发抖是最高的艺术”是他们说得最多的两句话。
在这个国家里唯一不发抖的便是国王。每天早朝的时候,他总是拿着一把指甲剪修理自己的指甲,翻来覆去的看着自己的双手。眼睛的余光却欣赏着满朝文武的“发抖”的现场表演。每当这时刻,他都感到无比的快乐。他为自己移风易俗开创了一代新风而感到无比自豪。
在无比的自豪与满足中,这位伟大的国王渐渐地老去,这个国家便再也没有“唯一不发抖”的人了——因为老国王的手与身体在岁月的重压下也止不住地发抖了;最后,他像世界上所有的人一样进入了坟墓。国人都很悲哀,为他举行了盛况空前的葬礼。全国上下都一齐发抖向这位伟大的国王致哀,在他们的历史书里,他们称这位国王为有史以来最英明最伟大的国王。在他在位期间,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话说那西牛贺洲,有一小国,国民皆信佛,历代的君主都很贤明,以至于从来没有过人民起义造反的事儿。但据一些研究历史的有识之士说,那只是由于国民的惰性和奴性在作怪。他们这样对笔者说:“就像你们防疫站的站长,数年来一直骑在你们头上作威作福,生活腐化,道德败坏。用公款吃喝、旅游、养小蜜。你们的家属楼经市质检站监测,被定为不合格工程,对于所有的这些,你们谁敢放半个屁,只怕替他唱赞歌都来不及呢。”听他这样说,笔者的脸一下子红了,竟哑口无言。可笔者仍是要说,那个国家历代的君主确是很贤明的。但是,当王位传到第三十六代的时候,继位的却是一个不男不女的天生的阴阳人。当然,在那个国家,这是个秘密,至少在那位阴阳人国王在位的时候如此。这位国王由于自己的先天不足,颇感自卑,逐渐地便养成了一种变态的心理。过度的自卑往往导向极度的自尊,这位国王便是如此。他为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而陶醉。在他每天的白日梦中,他是宇宙的主宰,是古往今来最伟大最贤明的君主:凡是异人,必有异相,舜是重瞳,刘备臂长过膝,而他自己竟能一身而兼阴阳。当然,他还没有强大到真的去征服别的国家,他只是这么想想罢了。他最喜欢看他的臣民匍伏在他脚下瑟瑟发抖的样子了,这种时候,他往往感到无穷地满足。为此,满朝的文武百官都竟相学习发抖的艺术。因为,谁抖得好,谁能令国王满意,谁就能升官发财。所谓“上行下效”很快,便在全国形成了一种风气。
开始“发抖的艺术”大致可分为两派。其一为“战战兢兢,汗不敢出”派,其二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派。不久,便又崛起了第三派,即“调和派”许多学者为这三派的优劣争得面红耳赤,甚至破口大骂,大打出手。据有关人士统计,当时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名学者参加了这场空前绝后的论战,为此用掉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吨纸,若干吨墨水(此项统计工作正在进行,尚未得出确切结果)。其实,他们争论的焦点不外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脸色应该白还是应该红的好;第二,身体抖动的频率应越快越好,还是如老子所说的“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的好;第三,心跳加速好还是心跳停滞好。总之,必须讨得国王的喜欢。但国王总是反复无常,以至于没有人摸得透他到底最喜欢哪一种抖法。因此,这三派虽然人才辈出,但往往也只是各领风骚三五天。
发抖亦很快成了一种带民俗学意义的“行为艺术”——就像我们跟熟人见面的时候说“你好”或点点头或握握手一样,他们一见面就全身发抖,以示礼貌或尊敬。世界上恐怕只有他们才能将这门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和登峰造极的地步。他们抖动的方式千奇百怪,以至于没有任何俩个人的抖动方式相同,为此,他们常自诩为最富创造性的民族。发抖促进了这个国家旅游业的发展——很多喜欢异国情调的人到这里来只是为了一饱“发抖”的风采。在那个时代,不管是音乐绘画还建筑雕塑,总之,一门艺术要是不能和发抖扯上或多或少或远或近的关系,那简直算不得艺术。“艺术的本质就是发抖”和“发抖是最高的艺术”是他们说得最多的两句话。
在这个国家里唯一不发抖的便是国王。每天早朝的时候,他总是拿着一把指甲剪修理自己的指甲,翻来覆去的看着自己的双手。眼睛的余光却欣赏着满朝文武的“发抖”的现场表演。每当这时刻,他都感到无比的快乐。他为自己移风易俗开创了一代新风而感到无比自豪。
在无比的自豪与满足中,这位伟大的国王渐渐地老去,这个国家便再也没有“唯一不发抖”的人了——因为老国王的手与身体在岁月的重压下也止不住地发抖了;最后,他像世界上所有的人一样进入了坟墓。国人都很悲哀,为他举行了盛况空前的葬礼。全国上下都一齐发抖向这位伟大的国王致哀,在他们的历史书里,他们称这位国王为有史以来最英明最伟大的国王。在他在位期间,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