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1章 血肉磨盘
钱天敦倒不是放心不下高桥南的临场指挥,之前在辽东驻守的时候,他就已经将一线阵地的指挥权交给了高桥南,而事实证明这个大胆的决策没有问题,高桥南作为战地指挥官的表现也从未让他失望过。他之所以要去到阵地上,不是打算收回高桥南的指挥权,而是要看看新近列装的一些武器装备在战斗中的具体效果,以及清军对于这种阵地攻防战是否有什么新的战术。

当下唯一能让清军将领们感到庆幸的是,海汉似乎并未打算派兵出击,将清军逐离这个区域,所以他们仍有机会从这里打开突破口——前提是得用更多的人命来开路才行。

当然了,他们这个时候或许还没有真正意识到,所有的战机可能都是敌人作战方案的一部分。基地北线的防御工事部署方案是由钱天敦带着工兵部队在实地勘察之后制定的,其实所谓的薄弱环节,也只是海汉军有意留出的一个口子,好让清军能够看到突破防线的希望,才会向战场投入更多的兵力。

实际上清军为了把握住这个所谓的战机,不得不顶着海汉的炮火将自家的火炮阵地前移,以集火在海汉阵地外围的防御工事中轰出一条通道,而为此所付出的代价便是有二十多门炮在这个过程中被海汉阵地轰出的炮弹击毁,炮兵更是损失了上百人之多。这对于训练炮兵不易的清军来说,的确已经算是很严重的损失了。

而之后骑兵在向这处口子发动冲锋的过程中也是遭受了密集的火力打击,待清军点起第二波人马赶来增援时,先前出击的两千骑兵已经损失近半,剩下的人马还一多半堵在濠沟处,被先前死伤的同伴和战马的尸体,以及那突然出现的几排拒马枪给拦住了去路。

这个时候清军唯一能够采用的战术,就只有骑兵下马步战,步兵硬往上怼了。于是数以百计的清军士兵涌入海汉阵地的这处防御豁口,试图快速通过铺设各种防御工事的区域,攻入海汉军藏身的堑壕和堡垒中。

但这块区域的平坦地形虽然便于攻方发动冲锋,但同样也让他们根本就无法躲避来自正面和左右两个斜面的步枪射击,火力的密集程度还远远超过了他们先前冲到海汉阵前的过程,进入这里的清军士兵几乎没人能够跑出七步以上的距离,便必定会中枪倒地。

“金大人请看,目前有至少三百支步枪和六门火炮瞄准了清军发动攻势的这片区域,此外还有摩根将军亲自率领的几十名狙击兵在高台上清理那些漏网之鱼,以清军现有的攻击方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就是在白白送死。”

金尚宪虽然有些恐高,但为了最佳的安全观战视角,今天还是执意又爬上了高高的瞭望塔。钱天敦今天虽然没有亲自作陪,但还是让指挥部派了一名参谋担任讲解,为金尚宪实时解说战况。

金尚宪问道:“那清军若是将那片区域清理出来,再以重骑冲锋,要如何应付?”

参谋应道:“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我们不认为清军能够办到。就算他们能将那片区域剩余的路障清除干净,他们自己的尸体也会成为新的路障,骑兵是没法直接冲进来的,他们最终还是只能用步兵往里边填!”

参谋的语气非常平静,如果不是耳边传来清晰可闻的枪炮声,这更像是在讲述一个尚未开始实施的作战计划。但就在他们当前的视野范围之内,这样的一场血腥的屠戮便正在进行之中,哪怕他们所在的位置与战场之间还有相当一段距离,金尚宪也依然已经能从空气中嗅到血腥的味道。

正如参谋所解说的那样,海汉特地制造出这样一个交战环境,就是为了要引诱清军不断向其中投入兵力,然后利用武器和作战环境的优势对其实施杀伤。如果清军指挥官的头够铁,那海汉利用这个机会消灭上千清军也不在话下——事实上这个目标已经相当接近了。

冲入这片狭窄区域的清军很快就变成了地上的尸体,层层叠叠的尸体和伤兵又变成了阻挡后来者的路障,骑兵更是彻底丧失了在这片区域发动冲锋的可能,只能到阵前下马,抽出马刀或短矛,顶多再加一面直径不超过两尺的圆盾,就硬着头皮往前方的尸山血海里徒步冲锋。

而挡在这个防线豁口上的那几排拒马枪,因为挂满了冲锋撞死在上面的战马和骑兵,这个时候已经没法再组织人手去拆除底盘将其移开,后面涌入的清军因为视线受其遮挡,往往看不到前面的状况,等愣头愣脑地绕过拒马枪冲进去了,才发现脚底下深一脚浅一脚踩着的全是同伴的尸体和黏糊糊的血泊。

但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法再回头,拒马枪那里便杵着只听命于皇太极的督战队,凡是调头回撤的一律视作畏战,当场便会处死。他们只能将脑袋尽可能低下或是埋在盾牌后面,一边祈祷一边往前冲锋,然后在几步之后便中枪倒地,被后面的人踩在脚下。

几百支步枪从三个方向对着仅仅几丈宽的狭窄通道里密密麻麻的清军射击,几乎闭着眼都能射中人。而为了能够保证火力不中断,实际上每个战斗位置都是由三名步兵在进行轮换,保证一直都有三百支左右的步枪在对清军开火,几处炮位的小口径野战炮也是保持着一定的间隙轮流开炮,再加上远处补枪的狙击兵们,实际投入作战的海汉军也达到了千人之众。

间或海汉阵地中还有掷弹兵扔出手雷,投到亡命冲锋的清军步兵阵中引爆,其杀伤效果甚至与小口径炮的攻击相差无几。

清军第二批投入的两个千人骑兵队和三千步兵,虽然也在尝试将这个攻击面进一步加宽,但收效甚微。海汉军在这里部署的铁网拒马阵并非鸭绿江畔使用的那种快布快收 的简易搭配,而是将方圆数丈内的多个铁拒马通过密密麻麻铁丝网纵横连接在一起的半永久式工事,这些沉重的铁拒马又各自用粗大的地钉固定在地面上,想要将其拆除或扳动都颇为不易,稍一耽搁便会引来海汉阵地上的火枪射击。

当然清军也不是只挨打不还手,被堵在濠沟以北的清军便纷纷弯弓搭箭向海汉阵地内实施抛射,但这种攻击手段对于提前就部署了防御措施的海汉军来说影响有限,倒是从后方向火线运送弹药的民夫队伍中有不少人中箭受伤。

海汉军虽然提前为火线上的堑壕作战位置搭建了预防弓箭攻击的顶棚,但对于后勤补给的掩护就无法做到同等程度了。不过好在清军的攻击面比较狭窄,而火线的堑壕都是互相连通的,钱天敦很快就下令调整了补给弹药的路线,让民夫从左右两路较远的地方进入堑壕,再借助堑壕的掩护运往中路的交战地点,以避开清军对基地内的远程攻击。

清军的攻势持续了约莫一个小时之后,第二批投入战场的步兵也已经消耗过半,那处豁口就如同吞噬性命的怪兽一般,只见活人进去,却一直不见海汉的防线被突破。

而海汉守军的伤亡虽然不大,但武器弹药的消耗也是快得惊人,仅出现各种故障的步枪就已经多达七十几支,子弹更是已经消耗了上万发之多。好在钱天敦早就预估到了这样的状况,提前在基地武器库中准备了五百支新式七发步枪和大量弹药,及时对火线进行了补充。

眼见这处交战区并未能像预计的那样快速形成突破口,不甘心的清军将剩下的火炮调集到两翼,试图要以同样的方式再开辟两处新战场,以便能将更多的兵力投放到距离海汉阵地更近的地方。

但这次同样的套路却没有起到同等的效果,海汉阵地上的炮火反击明显要比先前来得更为猛烈,不时有清军火炮被对面飞来的炮弹给掀翻。

金尚宪隐隐约约也看出了海汉的战略与先前有所不同,便对旁边的参谋问道:“贵军为何不似先前那般,放清军到近处集中消灭?”

“清军兵力占优,所以想尝试多点开花,将更多的兵力投放到战线上,用兵力优势来牵制我军。而我军的战略是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参谋言简意赅地回答了金尚宪的问题。

但金尚宪对于这个回答理解得不太透彻,继续问道:“那意思是贵军兵力有限所以只能集中在一处与清军近距离交锋,而不会让清军展开队形攻击更多的地方?”

参谋自然不会告诉金尚宪,海汉军的作战方式需要考虑到武器弹药的消耗,如果选择全线开战,打倒是还能打,但弹药储备未必能撑到清军彻底败退的时候。这个时候以火炮摧毁清军的远程火力,让其无法在步骑兵冲锋之前破坏阵地外围的防御工事,清军考虑到清除这些防御工事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伤亡,自然也就只能打消原本的念头,仍然将兵力投放到他们认为已经打开局面的交战地带。

参谋想了想,选择了一个避重就轻的回答方式:“我军当下所采用的战略,可以更加高效地杀伤清军,金大人不妨再仔细观察一番。”

金尚宪本来就不是武官,对这番解释听得似懂非懂,当下还是闭嘴继续看热闹了。他虽然不懂战略,但也能看出海汉在中路布下的这个口袋战术着实厉害,清军虽然还在源源不断地在中路交战地点填入部队,但实际上推进的速度几乎是停滞不前。哪怕后来的清军甚至扛着同伴的尸体当掩护在往前推进,也还是无法抵达距离他们仅十来丈远的海汉阵地,每一刻都有清军士兵中枪倒下,这杀伤效率的确是如参谋所说的那样十分高效。

这个血肉磨盘在将第二批的清军屠戮殆尽的时候,清军阵营终于鸣金收兵了。清军投入作战的前后两批人马共计四千骑兵、三千步兵,但最终安然撤回的人马大概就只有三分之一左右。这场战斗结束后,光是游荡在海汉阵地前的无主战马就多达数百匹之多。

清军将领其实早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交战环境可能是海汉有意设下的圈套,但还是抱着以力破巧的侥幸心理,指望靠着兵力优势和士卒武勇来突破海汉设下的防线。可惜的是他们对自己和海汉军战力的判断都有所偏差,这七千多人马投入战场之后并没能起到预计的效果,伤亡之大还是其次,关键是死伤了这么多人之后仍然没有看到突破防线的希望,这才是对清军最大的打击。

趁着清军主动撤兵的当口,王汤姆建议钱天敦让自己的陆战队上前换防部分阵地,以便让独立团的作战部队能够轮换着休息。钱天敦也没有推辞,很爽快地同意了王汤姆的建议,将东线阵地交给了陆战队看防。而原本驻守东线的连队则是先到中路换下了刚才防御压力最大的部队,让其先回到基地内进行休整。

王汤姆没有让陆战队去中路抢独立团的战斗位置,是因为两军在作战计划中早有分工,大同江基地的防御战主要交给独立团来完成,陆战队只担任候补。而之后从海上赶去北边拦截落败清军的作战,那就是由陆战队唱主角了,所以当下虽然对激烈的交战场面有些手痒,王汤姆依然还是让自己的嫡系部队安心扮演配角,将主舞台交给独立团来表演。

海汉阵地外的绵延百米的尸堆倒是成了难题,如今时值盛夏,虽然这个纬度的气温不算太高,但这些清军尸首如果长时间堆在阵地外面,要不了几天就会开始腐化,到时候不免对守军会是一个极大的隐患。

这刚停战不久,尸堆里还有很多活着的伤兵在挣扎着往外爬,天空中便已经有大群的乌鸦盘旋降落,准备开始要享受这顿“大餐”了。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