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莫高带着梅一辰到旅游公司去调查了一番。
旅游公司的门店开在淮海路上,离当事人家不远。从当时签字的合同来看,王大为、崔晓华夫妇的人身意外险是以他们本人的名义买的,被保险人也是本人,受益人是配偶和直系亲属。虽然要求本人签字,但是这种小额的合同也没有那么严格。旅游公司的人想不起来当时是两个人来签的,还是一个人代替另外一个人签的了。当然,也有可能是他们签好了拿过来的。
王大为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小时候练过书法,字的确比崔晓华写得好。肉眼看不出笔迹上有什么问题,得让技术部门做进一步鉴定。
梅一辰问起广告图的事情,旅游公司的人回忆说,那条线路的广告图送到过他们住的这个地区,但是不是一家一家都送到了,很难说。
他们拿了一份广告图的样本,回到队里后,和当时在王大为裤子口袋里找到的一对比,一模一样。技术人员说,签字的笔迹符合两个人各自的书写习惯,并无可疑之处。
到目前为止,尽管有“同意还是不同意买房子”这个矛盾点在,但是没有有力的证据证明王大为死于谋杀。
梅一辰又嚷嚷着要写结案报告,莫高想了想堆在办公桌上那些等着他们侦办的各类案件的卷宗,差一点儿就点头了。
就在犹豫着点头还是不点头的时候,他想起来一件早就应该了解的事情,那就是崔晓华到底懂不懂摄影。
崔晓华很忙,有好几次,已经很晚了,自行车修理铺都没有亮灯。于是,莫高和梅一辰决定去公司找。
他们正要离开,一个快递小哥过来了,递过来一封信函,叫他们签收。显然,快递小哥把他们误认为是这家的人了。收信人是崔晓华,落款是另外一家保险公司。
“什么情况?”梅一辰歪着脑袋,看着师傅。
莫高没有说话,一直拿着信封看,好像能看出一朵花来。
崔晓华的公司是一家台资企业,办公的地方在八号桥创意产业园区,离李鸿章创办的那个江南制造总局的旧址不远。小马路两边的银杏树叶已经所剩无几了,但还能看得出上一场西风之前的风致。老厂房变身写字楼,红褐色的砖砌外墙、黑色的铁艺窗框,还有拱顶上镶嵌的彩色玻璃,弄得很有情调。
在公司对面的一家“星巴克”咖啡厅里,他们坐在窗边的座位上进行着观察。
下午四点,崔晓华出现在楼顶的平台上,靠着栏杆抽起烟来。
天气渐渐地转冷了,在室外至少得套件大衣。不一会儿,一个在衬衣外面套了件西装马甲的男人出现了。
他走过去,递给她一支香烟。两个人面对面地抽起烟来,话不多,却相当默契。
男人灰白的头发梳向一边,溜光水滑。抽烟的时候,他的手指上有件东西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应该是戒指。
崔晓华很晚才从公司的大楼里出来。等在外面的梅一辰迎上去,把她请到了喝咖啡的地方。
莫高给她要了杯咖啡,等她坐定,便把保险公司的快件递了过去,要她当面打开看。
崔晓华一直没有说话,直到打开快件,才轻轻地“哦”了一声,瞬间睁大了眼睛,连眼角折扇般的皱纹都惊得平展了许多。
是王大为给自己买的人身意外险!购买人、被保险人都是王大为,出险赔偿金额是四百万元。
崔晓华脸上惊愕的表情说明,她对这份新的保险并不知情。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崔晓华的嫌疑就小了很多。
其实,莫高也感到很惊讶。王大为是预见到了自己会出事,还是有意造成意外坠崖的假象,好得到这四百万元,以此来弥补家里买房的巨大缺口?难道崔晓华为他购买的旅游意外险,仅仅是在搂草的过程中意外打到的一只还算肥硕的兔子?可是,他并不知道崔晓华订了房子啊!不过,不管他知不知道,买房子的巨大资金缺口一直都在那里。
莫高皱着眉头,抽出一支香烟,刚拿出打火机,就发现墙上贴着禁烟标志,只好不甘心地放了回去。
如果王大为的确死于意外,那么前面的一百万元和后面的四百万元赔偿金就都能拿到。这样的话,他们家买房的钱就差不多凑够了。这对他们家来说,无疑是实现了利益最大化。
如果他死于自杀,就两笔钱都拿不到,落得一场空。这不是他愿意被认定的,也不是崔晓华愿意被认定的。也就是说,当事人肯定会尽最大努力去避免被认定是自杀。
只要前面那个保险是王大为买的,那么即使王大为死于谋杀,也同样能拿到一百万元的保险金,因为他的死在他的意料之外。但是,如果保险是崔晓华假借他的名义买的,人也是崔晓华杀的,那么不用说,保险公司是不会赔付的。至于他自己买的那份保险,只要他不是死于自杀,就能拿到四百万元的保险金。
对王大为来说,不考虑主观意愿,虽然没有达到利益最大化,但是也算没有白死。对崔晓华来说,如果没有王大为另外买的这份保险,又被警察证实是凶手,那么就更是鸡飞蛋打了。如今,她知道了这四百万元的存在,心态很有可能发生变化。
厘清这些有点儿烧脑的法律关系之后,莫高又开始考虑时间节点。
他把几个时间节点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购买这份新保险的时间是10月5日,保险期限是一年。那套七百万元的房子,预订的时间是10月20日。他们夫妻俩购买旅游意外险的时间是10月25日。现在需要知道那个怀孕的女孩子被母亲带着找上门来闹的时间。这样,就可以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判断其中的因果关系了。
莫高发微信请宝亮嫂回忆,宝亮嫂回复了长长的一段语音。
莫高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崔晓华,往手机上插了耳机,准备听一下这段语音。
宝亮嫂说:“哎呀,我记得很清楚!中秋节那天,儿媳妇带着孙女去迪士尼玩,我到老房子附近去做头发,碰到了女孩子的亲戚们来兴师问罪。”
在日历上一查,刚刚过去的这个中秋节是10月3日。可以这样说,经过了两天的思量,在女孩子的家人上门后的第三天,即在10月5日,王大为闷声不响地去给自己买了人身意外险。在第十七天,也就是10月20日,崔晓华去预订了一套符合儿子未来丈母娘要求的房子。在第二十二天,也就是10月25日,夫妻二人购买了旅游意外险。又过了五天,王大为坠崖身亡。
时间的先后,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夫妻二人内心的纠结,以及纠结之后作出的决定。
莫高拿起先前放在桌子上的那根香烟,凑到鼻子底下闻了闻,接着问崔晓华:“你丈夫给自己买保险这件事,你怎么看?”
崔晓华说:“他买了保险,人也走了,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
莫高说:“如果我说你们夫妻关系不好,你会反驳吗?”
崔晓华说:“我们夫妻关系好不好,不需要外人评价。”
莫高说:“如果夫妻两个人中的一个极力要做某件事,另外一个极力阻止,甚至不惜使用暴力,而这个使用暴力的人又突然死了,那么这件事情不仅外人要评价,我这个当警察的也要管。”
崔晓华说:“我知道,你想要的结论是,我为了钱而谋杀亲夫。不过,就算我真的谋杀了亲夫,他自己买的那份保额是四百万元的保险,也是必须理赔的。哈哈,天不绝我家儿子!”
莫高和梅一辰暗暗惊叹,她竟然对保险条款如此熟悉。看来,这个对手没那么简单。
正在这时,手机响了一下,有微信进来。打开一看,是技术人员发来的一张照片。照片上,崔晓华戴着墨镜,头上裹着丝巾,和一个男人相对而坐。那个男人把手放在她的手上,手上的戒指明晃晃的。
再看侧脸和发型,正是和她一起在露台上抽烟的那名男子。
技术人员在微信上说:“照片拍摄于三年前,是从死者手机的相册里找出来的。”
莫高对崔晓华说:“为了钱,或者为了情。”
说着,他让崔晓华看了看这张照片。
看了照片,崔晓华脸色大变:“我不管这张照片是从哪里弄来的……事情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
莫高说:“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什么样?”
崔晓华说:“这位是我们公司的老板。我家男人对我实施家暴后,我没办法上班,就给老板打电话请假。老板来我家看我,还安慰了我。你们如果认为我和老板有私情,要谋杀亲夫,那就错了。”
崔晓华虽然处于劣势,但是说话好像从来都不服软。
莫高反问道:“你说这是错的,那什么是对的呢?”
崔晓华不再说话,低下头去,端起那杯已经冷了的咖啡,一饮而尽。然后,她呆呆地看着窗外的一棵银杏树。
展开全部内容